临床医学研究
孕产期心理方向
产前诊断孕妇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探讨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1-01-14 09:08
      产前诊断是指对孕妇的家族史、检查指标以及一般资料进 行详细的分析,判断胎儿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对高风险孕妇 建议采取产前诊断,及时识别异常胎儿,为孕妇提供优生优育 的机会[1]。 但是,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孕妇较为容易出现抑郁、 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产前实施心理分析与采取具有针对性 的护理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就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在产前诊断 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 2015 年 8 月—2016 年 9 月期间于 我院接受治疗的 76 例孕妇为观察对象, 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将 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所有孕妇均无精神疾病或严重心血管 疾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对照组 38例孕妇,年龄 22岁~ 37 岁,平均年龄 为(28.64 ±5.21) 岁 , 孕 周 18 周 ~ 29 周之间,平均为(22.31±2.59)周。 试验组 38 例孕妇,年龄 21 岁 ~38 岁,平均年龄为(27.52±5.87)岁,孕周 19 周 ~28 周, 平均为(21.59±2.13)周。 2 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在临床实施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使 用超声诊断为严重畸形的孕妇。 另外,需要注意在产前诊断的 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试验 组孕妇需要在产前诊断的过程中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采取 Zung 抑郁自评表对孕妇的心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诊断;在产前诊 断结束后,需要根据孕妇实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 理干预
              1.2.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对孕妇的临 床指标进行观察,告知孕妇在诊断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等。 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孕妇心理护理,护理方法:①产前宣 教护理: 在产前对产妇讲解手术方法与护理方法的相关知识, 并为产妇开展相关的产前宣教讲堂,让孕妇了解相关的治疗方 法,消除顾虑。 ②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孕妇的 心理情况,对于出现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孕妇,应 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孕妇能够以乐观的心态进行产前 诊断。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为孕妇介绍胎儿的状况,提升孕妇的 治疗依从性。 ③诊断后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将诊断结果告 知孕妇,以免孕妇因长期等待结果而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并告 知孕妇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叮嘱孕妇定期回院接受 产检。
     1.3 观察指标 对 2 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另 外采取我院自制的诊断满意评价表对 2 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 进行评估,评价指标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 + 一般)/ 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 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产后抑郁症发 生率为 7.89%, 低于对照组的 39.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2 组孕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孕妇护理满意度 为 97.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实施产前检查对于孕妇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产前检查能很好地对孕妇的家族史与孕育史进行分析, 降低异常胎儿的风 险,对于高风险孕妇实施产前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孕妇的异常 情况[3]。 虽然产前诊断能确定孕妇与胎儿是否存在异常状态,但 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会加重孕妇的心理压力,同时在诊断的 过程中需要对孕妇进行穿刺,这样会对孕妇造成胎儿流产的心 理压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孕妇在产前诊断与等待诊断 结果时会出现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采取心理分析与心 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在产前为孕妇与家属 讲解产前诊断知识与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同时,积极询问孕妇 在诊断时的感受,掌握孕妇的心理情况变化,出现负性情绪时 应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疑虑;在检查过程中用通俗易 懂的语言向孕妇讲解胎儿的实际情况,缓解其紧张情绪;及时 告知孕妇产前检查的结果,并对其讲解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 项[4]。在临床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时,通过采取心理分析与护理 方法能明显降低孕妇的抑郁症发生率,同时能显著提升孕妇 对于产前诊断的满意度
        本文试验组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 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再次证明在产前诊断过程中对孕妇 采取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干预, 能有效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 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