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 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 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孕妇分娩过程的顺利程度与其情绪 变化、心理及生理内分泌有关,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⑴。为 探讨分娩期孕妇的情绪变化对分娩的影响,对我院2008年1 至12月128例分娩的产妇随机进行分组,即有陪同组与无 陪同组。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⑵ 进行测査,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主动要求陪同的产妇64例(有陪同组),年 龄21 ~33岁(平均26.8岁),均为单胎,产前检査无病理产 科情况,无严重内科疾病,既往无精神疾病史。选择同样条 件(宫颈条件,宫口开大程度相似)的初产妇64例(无陪同 组)。两组产妇入待产室后给予同样的产程处理,如催产素 引产或人工破膜等。两组产妇的年龄、孕产次、身高、体重及 文化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入待产室2小时后分别填写SAS、SDS 表格,将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临产及分娩后,比较 分析精神因素与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关系。产 后出血是指产后2小时内失血量>400 ml者。
1.3判断标准SAS>41分、SDS>41分,分别为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可疑⑴
o SAS >50分、SDS >50分,分别为焦虑状 态、抑郁状态存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检验及t检验。
2结果
2.1两组SAS、SDS测试结果 有陪同组SAS评分为 (40.96 ±0.04 )分,而无陪同组 SAS 评分为(47.80 ±3.48) 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陪同组SDS 评分为(48.9 ±8.2)分,无陪同组评分为(52.01 ±10.4)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但两组的评分均接近 50分,表明两组产妇临产后均有抑郁倾向。一
表1两组各产程时间的比较(x±s)
组别 |
第一产程 (min) |
第二产程 (min) |
第三产程 (min) |
手术产率 |
有陪同组 |
392.23 ±59 |
32.80 ±5.9 |
6.1 ±1.9 |
12.5 |
无陪同组 |
534.30 ±84 |
40.40 ±8.4 |
5.8±2.8 |
23.4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比较有陪同组产程较无陪同组明 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陪同组手术产8例 (剖宫产5例,产钳3例),占12.5%;无陪同组手术产15例 (剖宫产8例,产钳7例),占23.4%。另外,无陪同组阴道助 产率高,可能与产程延长有关(见表1)。
2.3精神状态评分与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于产后2小时内 随访出血量有陪同组与无陪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
o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与精神状态评分关系写2。
表2两组产后出血与精神状态评分的关系G±s)
组别 |
产后出血量 (ml) |
焦虑评分 |
抑郁评分 |
有陪同组 |
68.90 ±9 |
40.96 ±0.04 |
48.9±8.2 |
无陪同组 |
106.75 ±8 |
47. 80 ±3.48 |
52.01 ±10.4 |
P |
<0.05 |
<0.01 |
>0.05 |
3讨论
SAS、SDS包括许多十分具体的自我感觉内容,能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被调査者分娩期的心境,对临产后这一特定环境 下的产妇进行心理调査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焦虑、抑郁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适当的焦虑可提 高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却是一种病态。心理应激 的结果将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如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增加,血中 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焦虑时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可 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强烈的子宫收 缩又加重产妇的不安、焦虑的情绪,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后 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宫缩乏力以至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增多, 产后出血量增加⑷。
赵有业等⑴调査产妇98%对分娩有恐惧感,100%的孕 妇希望家属陪伴分娩,以增强自信心。目前很多医院采用康 乐待产,同时有亲属(98%为丈夫)陪伴,对产妇进行舒适的 抚摩和热情的支持,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使分娩过程在 充满热情、关怀和鼓励的气氛中进行,不仅可以明显的减轻 产痛、缩短产程、顺产率增加,而且还使手术产率降低、产后 出血减少。这表明了精神心理因素对正常分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