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有
新闻中心 2023-05-04 16:48

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个体内部的心理素质、人格特征、价值取向、情绪调节等因素,也有外部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社会期待等因素。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工作责任大、风险高

党政干部是国家公务员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承担着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等重要职责,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复杂敏感的问题和矛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党政干部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工作任务量和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时间紧迫和工作节奏快速。这些都给党政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同时,由于工作责任大,一旦出现失误或过失,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声誉。这种风险意识也使得一些党政干部产生了恐惧、担忧、不安等负面情绪。

体制机制不完善、制约发展

党政干部是在特定的体制机制下开展工作和发展事业的。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些体制机制存在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权责不清、监督缺失、考核评价不科学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党政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影响了党政干部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一些党政干部感到自身能力与职务职级不匹配,或者遭遇“天花板效应”而无法晋升,或者受到不公正或不合理的考核评价而受到打击。这些都使得一些党政干部产生了失落、沮丧、怨恨等负面情绪。

人际关系复杂、冲突多

党政干部工作中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如与上级领导、同事、下属、群众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有利于促进沟通协作,也有可能导致矛盾冲突。一方面,由于权力分配、利益协调、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或分歧,一些党政干部在与上级领导或同事之间容易产生竞争或对抗;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实际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或矛盾,一些基层党政干部在与下属或群众之间容易产生压力或冲突。这些都给党政干部带来了心理负担和困扰。

生活压力大、平衡难

党政干部除了承担着重要的公共职能外,还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然而,在当前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党政干部感到自身收入水平与社会期待或个人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经济压力较大;同时,在忙碌繁重的工作中,一些党政干部难以平衡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导致家庭压力较大。尤其是对于女性领导干部来说,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她们在承担职业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在处理好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中经常左右为难。

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情绪失调或异常波动而影响正常生活功能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类心理障碍。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等。情绪障碍的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恐惧惊恐、易激惹易怒、自卑自责、失去兴趣和乐趣、自杀倾向等。情绪障碍不仅影响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或受损而影响正常生活功能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类心理障碍。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决策力等。认知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认知障碍的主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判断力失误、决策力降低等。认知障碍不仅影响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安全。

 

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行为方式不符合社会规范或个人期望而影响正常生活功能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类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包括冲动控制障碍、物质滥用或依赖、进食障碍等。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有暴力攻击、冲动决策、酗酒吸毒、暴饮暴食等。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形象。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性特征或行为模式与社会环境不适应而影响正常生活功能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类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有对他人过分敌对或依赖、情绪不稳定或极端化、自我中心或自我膨胀等。人格障碍不仅影响党政干部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

 

结论

综上所述,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表现形式,给党政干部个人和组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党政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党政干部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增强党政干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完善党政干部体制机制,优化党政干部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党政干部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党政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激发党政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心理咨询和服务机制,提供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和服务,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扰或问题的党政干部;

关注和关爱党政干部生活,尊重和保护党政干部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党政干部家庭建设,协调和平衡好党政干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党政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党政干部工作水平和工作满意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