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新闻中心 2023-07-28 17:57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工作环境的复杂化,企业员工面临着各种心理风险,如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焦虑、骚扰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损害员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事故、缺勤、离职、医疗费用增加等负面后果。因此,开展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的有效干预策略,希望能为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影响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主要指与工作相关的环境、组织和人际等方面的条件,内部因素主要指与个人相关的性格、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以下分别对这两类因素进行简要介绍。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来自于工作场所外部环境或组织内部环境的各种压力源或刺激,它们可能对员工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1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等机构的研究,常见的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特性。这指的是与员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式有关的各种特征,如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复杂度、工作变化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等。这些特征会影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受和评价,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过高或过低的工作量、过高或过低的工作强度、过高或过低的工作复杂度、过高或过低的工作变化性都可能导致员工感到紧张、压抑或无聊;缺乏合适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反馈也可能导致员工感到沮丧、无助或失落。
 
组织文化。这指的是在组织中形成并被广泛接受和遵守的一套价值观念、信念、规范和行为方式,它体现了组织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合作的基础。组织文化会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会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如鼓励创新、尊重多样性、重视沟通、关注员工成长等;而消极不良的组织文化会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如强调等级、压制个性、忽视反馈、忽视员工福利等。
 
领导风格。这指的是组织中领导者在管理和指导下属时所采用的一种行为模式或方式,它体现了领导者的权力观、目标观和人际观,以及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关系。领导风格会影响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感和尊重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民主开放的领导风格会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如鼓励参与、尊重意见、给予支持、给予授权等;而专制封闭的领导风格会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如强制命令、压制异议、批评指责、限制自由等。
 
人际关系。这指的是组织中员工与同事、上司、下属、客户等各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体现了员工在组织中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以及员工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冲突。人际关系会影响员工对自己和他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如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而恶劣紧张的人际关系会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如相互猜忌、相互攻击、相互排斥等。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来自于员工自身心理特征或心理过程的各种因素,它们可能对员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34 ,常见的内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性格特征。这指的是员工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而独特的个性倾向或模式,它体现了员工对自己和环境的认知方式和反应方式。性格特征会影响员工对各种压力源或刺激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外向、乐观、自信、灵活等性格特征有利于员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而内向、悲观、自卑、刻板等性格特征不利于员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这指的是员工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力或水平,它体现了员工对压力源或刺激进行认知评估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心理素质会影响员工对各种压力源或刺激进行应对和解决的效果,从而影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高度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员工应对各种压力源或刺激,如积极的认知评估、合理的情绪调节、有效的问题解决等;而低度的心理素质不利于员工应对各种压力源或刺激,如消极的认知评估、失控的情绪调节、无效的问题解决等。
 
心理需求。这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所追求和满足的一些基本的心理动机或目标,它体现了员工对自己和工作的价值判断和期望水平。心理需求会影响员工对自己和工作的满意度和投入度,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高度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员工保持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如自我实现、自我效能、自我决定等;而低度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员工保持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如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我放弃等。
 
心理资源。这指的是员工在面对各种压力源或刺激时所能够利用和动员的一些有益的心理因素或条件,它体现了员工在应对压力时所依赖和支持的心理基础和保障。心理资源会影响员工在应对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丰富充足的心理资源有利于员工抵御和克服各种压力源或刺激,如自尊、自信、乐观、幽默等;而贫乏匮乏的心理资源不利于员工抵御和克服各种压力源或刺激,如自卑、自责、悲观、消沉等。
 
二、针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策略
 
针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策略可以分为主动干预和被动干预两类。主动干预是指企业主动地从组织层面或个人层面出发,通过改善外部因素或培养内部因素,来预防或减少员工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被动干预是指企业在发现或接到员工心理问题报告后,通过提供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服务或帮助,来解决或缓解员工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下分别对这两类干预策略进行简要介绍。
 
(一)主动干预
 
主动干预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中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或减轻员工心理问题带来的损失和风险。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 ,常见的主动干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工作特性。这指的是企业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地设计和安排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式,使之符合科学性、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原则。具体的措施包括:平衡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避免过重或过轻的工作负荷;提高工作复杂度和工作变化性,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增加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反馈,提高员工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等。
 
塑造组织文化。这指的是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信念、规范和行为方式,来形成并维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组织氛围和精神,使之能够激励和凝聚员工。具体的措施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创新和变革,培养员工的进取心和适应力;重视沟通和协作,促进员工的交流和合作;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等。
 
改善领导风格。这指的是企业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来提高领导者在管理和指导下属时所采用的一种民主开放的行为模式或方式,使之能够赢得和保持员工的信任和尊重。具体的措施包括: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给予员工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关心员工的困难和需求;给予员工合理的授权和激励,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员工公正的评价和反馈,肯定员工的贡献和进步等。
 
促进人际关系。这指的是企业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或平台,来增进员工与同事、上司、下属、客户等各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使之能够形成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的争议处理机制,公正处理冲突和纠纷;建立友好的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和经验;建立多元的交流机制,丰富活动和话题等。
 
(二)被动干预
 
被动干预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中最常用也最必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及时地发现或接受员工心理问题报告,并提供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服务或帮助,使之能够解决或缓解员工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 ,常见的被动干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心理健康监测系统。这指的是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或评估,来及时地发现或识别出存在或潜在心理问题的员工,并及时地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或引导。具体的措施包括: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测量工具,如问卷、测试、访谈等,来收集并分析员工的心理数据和心理指标;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报告机制,如建立心理健康热线、邮箱、信箱等,来接受员工的心理健康咨询或求助;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反馈机制,如及时向员工反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建议等。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这指的是企业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知识,使之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具体的措施包括: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研讨等,向员工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宣传、展览、演示等,向员工展示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案例和经验;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评价、咨询、辅导等,向员工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帮助等。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这指的是企业通过聘请或培养一些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为员工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心理咨询服务,使之能够解决或缓解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心理问题。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如聘请外部的注册心理咨询师、培养内部的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建立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场所,如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利用空闲的会议室或办公室等;建立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方式,如面对面的个人咨询、电话或网络的远程咨询、小组或团体的集体咨询等。
 
提供心理健康干预服务。这指的是企业在发现或接到员工存在严重或紧急的心理问题报告后,通过采取一些紧急或特殊的措施,来阻止或减轻员工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如在收到员工心理问题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如在发现员工有自杀或暴力倾向时,及时进行劝阻、安抚、转移等;建立后续跟踪机制,如在处理完员工心理问题后,定期进行回访、评估、支持等。
 
总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是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关爱员工福利的重要体现。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主动干预和被动干预相结合的策略,来有效地管理和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