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心理测评软件-成年期和老年期心理发展
新闻中心 2023-10-26 17:35

成年期指从20岁左右到65岁左右这段漫长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典型的特点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情绪也趋于稳定,人际交往趋向成熟。另外,随着个体经济地位的独立,个体的诸多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恋爱、婚姻以及养育子女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重要任务。从65岁左右到死亡这一时期属于老年期。

一、成年初期(一)求职与升学

个体从18、19岁到45岁左右通常称为成年初期。这时候他们开始面临求职和升学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职业成了这时候的个体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个体未来的生活道路。但是,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升学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体自己意愿,它受到个体主客观大量因素的制约,比如个体过去的经验,家人的意见,个人的兴趣,个性特点、能力高低或倾向,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条件等等。所以,成年初期的个体一定要对自己采取审慎的态度,仔细对白己的各方面特点进行评估和衡量,详细分析主客观条件,借鉴前辈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做出自己的抉择。

(二)婚恋与生育

成年初期的另外一个重要生活任务就是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寻找生活的伴侣,建立家庭,养育子女。

当个体有了比较稳定的职业以后,当个体的身体发育达到成熟以后,他们就会产生组建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需要,婚恋关系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埃里克森认为.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性矛盾就是亲密关系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当个体顺利解决了这一矛盾,他们就能够正常地向前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成为冷漠的、不能正常表达自己情绪的人。

建立家庭以后,年轻的夫妻所面临的任务当然是生育子女。为人父母既能体验到育儿的快乐与满足 也能体验到做文母的艰辛与付出。这一切,对成年初期的个体来说 是—项观曰的仔务,因为

这时大多数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经济状况不一定很稳定,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不一定达到了完全成熟,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冲突、亲情与事业之间的矛盾常常出现。所以,这时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的转折,充满了困难和压力,使他们从单身生活转变为家庭生活,开始学着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社会的变迁和多种价值的冲突也给年轻人的社会方式带来了影响,比如,现在就有许多年轻的夫妇结婚后不要孩子,成为"克丁族",他们满足于婚后快乐的"两人世界"。

二、中年期

45~65岁这一段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中年期。中年期相对于人生发展的其他各阶段来说,变化并不明显,但是中年人自己一般却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力量、协调性、体能、动作等逐渐下降或变慢,记忆力减退,反应变慢,眼花、耳聋等现象也开始出现。最明显的生理变化是身体发胖和女性的停经,进入到更年期阶段。成年人的生理变化给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带来了影响,由此也对心理产生了影响。

(一)生理的变化及其适应

人到中年,感知觉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先是听觉开始衰退,尤其是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中年人往往听起来很费力;接着是视觉的减弱,许多中年人需要借助于老花眼镜才能能清禁地阅读-再后来,味觉、嗅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除了感知觉的衰退,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高在减弱,因此人们一般都倾向于认为,中年以后的智力也在下降。其实。对于成年人的智力问题,却不能简单地做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从总体 上说的确随若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这通常是指流体智力.也就是那些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智力,比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晶体智力,也就是指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话理解、常识等,这种智力非但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会增高。

中年人有了这么多的生理方面的变化,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中年人通常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既要担负抚养子女的任务,又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的健康问题中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原因,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检查),就必须面临一个社会适应的问题。中年人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身心的变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处境和地位,主动地、积极地适应生活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规律,经常进行健康检查,饮用一些适合于自己的特殊的食物,并增强体育锻炼,以便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自己的职责,同时也使白己健康美满地生活。(二)中年危机

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中年人最不能接受的可能最先是自己仪容方面的变化,如面部的皱纹、臃肿的体态等等。但是中年人必须承认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健壮,功能也衰退了,他们还必须接受生殖能力在逐渐减退和消失的事实。这些生理方面的变化是所有的中年人都不喜欢的,但又是必须接受的,所以,他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来适应,解决这个危机。

在人进入中年以后,家庭生活方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家里没有小孩子了。孩子们长大了,走出了家门,留下了孤独的父母,家里一下子变成了一所"空巢"。这时,那些过去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的父母,一下子可能很难适应,他们也许会感到自己无用了,面对空空落落的家她们也许会感到非常失落,生活好像变得单调无味。这种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构成了中年危机的第二个方面。

中年危机的第三个方面是事业方面的变化。中年时期也是个人成熟和事业收获的阶段,通常个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是研究发现,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个体在年轻时的许多幻】想,在人到中年时已经基本上破灭了,人们这时会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定型,未来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了,于是就会对前程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而不是像年轻人那样,对什么都充满了信心。的下降,抵抗力的下降,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而且疾病通常也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由于工作环境和职务的变化,使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减少了;子女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顾不上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另外,老年人还必须面临丧偶的痛苦。所有这些都使得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冷落感、孤独感、疑虑感、忧郁感、不满感和老朽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有很多担心的问题。在860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最担心自己健康的有378人,占43.95%;最担心物价上涨、经济入不敷出的有299人,占34.77%;担心患病后照顾问题的占11.63%;另外,还有不少老年人担心自己被社会遗忘等等。可见,老年人的消极情绪是比较多的,占主导情绪。

但是,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比较深刻。一项对42个城市4483名被试进行的关于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心理系列调查中,有一题要求调查对象对"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基本道德"进行选择,结果选择"热爱祖国"的百分比如下∶18~30岁占27.9%,31~45岁占38.3%,46~60岁占45.5%,60岁以上占 52.1%。可见,老年人把"热爱祖国"看作是最重要的道德的人数比例是各年龄阶段中最多的。此外,老年人也很重视美感,他们主要看重的是美的内容,更看重那些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物或行为,他们用自己的理智去审美,追求内在而深沉的心灵美。老年人情绪情感体验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持续的时间较长。老年人的情绪情感一旦被激发,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无论是心境、热情,还是激情、应激都会如此。同时,由于老年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以及较强的白我控制能力,所以,他们的情绪情感一般不会轻易因为一点点环境的变化而起伏变化。

(五)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点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进入老年后,个性心理特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日本心理学家指出,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变化有以下十个特点;自我中心性;内向性; 保守性;容易乱猜疑∶嫉妒心强;办事刻板,灵活性、应变性差;适应力下降;不耐烦,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强等。德国的一项研究指出,65~75岁之间的老年人,其刻板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从75岁左右开始,老年人的刻板性明显增强。我国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发现,中国的老年人普遍感觉自己变得比年轻时更急躁和多疑,但也有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不像年轻时那么爱发火了。

尽管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我们决不能忽略老年人个性心理特征中持续稳定的一面。美国的一项纵向研究曾对40~80岁的个体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既有变化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他们的个性结构和所属的类型都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则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而朝向内部世界的变化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年人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中,年龄并不是决定因素,智力、教育、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健康状况,以及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所造成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等,都会对个性,心理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六)面对死亡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死亡还是太遥远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说起死亡的话题时,常常惜有调侃的意味。而这样的话题对中年人和老年人则不同死亡对干他们来说 是需要直面的问题。而且,大量的研究发现,中年人比老年人更惧怕死亡,老年人在经历了周围的亲人、朋友的死亡后,他们已经能够调整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情绪,对死亡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于是他们会比较勇敢地、坦然地对待死亡问题。一些因为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可能由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减少了生活的乐趣,也会较坦然地接受死亡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