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以基础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为个人、家庭、社区的医疗健康保健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我们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孕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健康知识,改变病人原有的思维模式,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正确指导孕产妇掌握产前、分娩、产后健康知识,是做好临产期保健,防止产前期、分娩期、产褥期发生各种疾病及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和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笔者自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紧紧围绕"整体护理的特色即护士不仅估计病人需要,按其功能水平及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护理与治疗,更重要的是教给病人相应的健康知识,即可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对孕产妇产前、分娩、产后全部过程中各个
不同阶段的健康进行全身心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临产时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特别突出,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可以消除孕妇对分娩的负面心理效应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避免孕妇盲目选择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为保证母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为以后哺乳期健康行为的形成打好基础。针对临产妇的特点,做了以下重点指导。
1实施方法
1.1 入院宣教 首先护士向孕妇介绍自己的姓名,介绍主管医生,介绍入院环境,安静温馨的待产环境,语言自然得体,充分体现护士的关心、体贴、爱护。产妇可单居一室,允许亲属陪伴,墙壁贴有宝宝画相,分娩过程图,产妇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活动休息,自由体位,可以坐、蹲、跪、站,改变传统的只允许产妇平躺的做法(胎膜早破除外),根据产妇需要播放轻音乐,让产妇感觉更加舒适随意,消除环境陌生感,放松情绪。随时询问和征求孕产妇意见,尤其要有责任护士或小组长对产前、分娩(含手术)、产后、出院有关健康知识、注意事项做全面指导,讲解所用药物、手术的作用与方式,对各项辅助检查要介绍注意事项与标本采集方法,并由护士带领陪检。
1.2 分娩期知识教育
1.2.1 有关分娩的知识 助产人员与产妇密切接触,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 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产妇对疼痛的感受,解释临产后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和正常分娩过程。在产前、产时和刚分娩后给产妇提供连续的分娩知识的传授,如; 第一产程时向产妇讲解宫缩与疼痛的关系及其在产程进展中的意义,讲解什么是临产开始,宫缩来时应配合呼吸及轻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减轻疼痛,宫缩良好可促进产程的进展等;什么是胎膜早破,其表现是怎样的,破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需要检查时,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并将结果及时告知产妇。妊高征患者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有眼花、头痛等出现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阶段,教会产妇正确用力,配合宫缩运用屏气法增加腹压,促其胎头下降,在孩子即将娩出准备接生时告诉产妇消毒的目的,怎样配合助产士用力或放松,张大嘴呼吸,以避免用力过猛、出头过快造成母婴产伤。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后的 2 h,胎盘娩出前有剥离流血,告诉产妇是正常现象;如有伤口需要缝合时告诉产妇;"给你缝几针,可能有点痛,我会尽量轻柔些"等。 使整个分娩过程变得轻松和谐,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配合产程进展,使分娩顺利进行。
1.2.2 心理适应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护士良好的语言信息可以改善孕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孕产妇疼痛阈值,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临产孕妇进入产程的特点是阵发性腹痛伴子宫颈口的扩张。分娩前恐惧和焦虑常常困扰她们,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又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和母婴安全,并加重分娩时的疼痛和不适。孕妇对疼痛的恐惧、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以及各种所没有预料到的反应及治疗,是妇女分娩压力的主要来源,
直接影响了分娩的进程,并对产妇心理产生影响。正确指导临产妇对疼痛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并做出适宜的应激,关键在于护士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疼痛是一个跨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心理反应。分娩时的疼痛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引起反应
的刺激是子宫收缩。对于正常宫缩引起的阵发性疼痛临产妇不能忍受,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焦虑和烦躁不安。由于对分娩不正确认识,致使普遍存在对分娩所产生疼痛的恐惧—恐惧则会导致紧张,紧张更加剧了疼痛,
即疼痛—恐惧—紧张综合征。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可明显的影响产力,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皮质系统的活性增加,使血中皮质醇和儿茶酚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焦虑时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可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等均可干扰产程进展,导致难产发生。如果产妇能够很好地应付 3 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能阴断三者联系,从而减轻分娩所引起的压力和不适。有些产妇对疼痛特别敏感,加之精神紧张,在宫缩时发生躁动、害怕及呼喊,因此会消耗很大体力,影响正常产程进展。有些产妇对疼痛无充分心理准备,因而出现恐惧、烦躁。有些产妇娇气、过分依赖,加上家属特殊照顾,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护理人员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加强其精神鼓励与支持,使其掌握好放松的技巧、呼吸控制的技巧和转移注意力的技巧,有效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不适。
(1)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是
选择一个实际的或想象中的事物作为注意点,指导产妇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点,使其注意力从宫缩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上转移开,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因为大脑高度注意某一刺激时可以抑制对其他刺激的反应。
(2)呼吸的频
率和节律会受到身体运动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当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呼吸物率就会加剧,是由交感神经奋所致。分娩时随之着宣缩宿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产妇的呼吸会受到影响而变得不规则。呼吸控制的技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主动地调整呼吸频率和节律
方法,缓解由于分娩所产生的压力;增强产妇的自我控制意识。当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已不能帮助产妇缓解分娩的不适时,则可选择"慢—胸式呼吸",其频率为正常呼吸的 1/2,随着宫缩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则可选择"浅式呼吸",其频率约为正常呼吸的 2 倍,当进入第一产程过渡期,一般选用喘—吹式呼吸,4 次短浅的呼吸后吹一口气,此比率也可上升至 6∶1 或8;1,注意预防过度通气。在使用每种呼吸方式时,都是以一次深呼吸开始并以深呼吸结束。在第二产程中,当胎先露达到盆底压迫提肛肌时,产妇会不自主地屏气向下用力,并主动增加腹压。这时如宫口已开全,产妇应尽量屏气 6~8s 后,深吸一口气再屏气,如此重复,每阵宫缩约 4~5次。宫缩时控制呼吸的频率与节律还可以使产妇感受到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分娩时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并不是因为这种方法比自然呼吸方法好,而是在产妇不能继续保持自然呼吸时,这种方法比其他可能加剧紧张的呼吸方式更有利于产妇。
(3)放松是消除肌肉和精神紧张、缓解疲劳使身心恢复平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于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也被作为一种生活技巧而广泛应用,分娩过程中放松的技巧有多种多样。如∶(1)有意识的放松∶通过有意识地身体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训松,而最终达到可以有意识地放松紧张部位肌肉的目的。(2)触摸放松∶当产妇某一部分肌肉紧张时,护士或其他工作人员触摸产妇的紧张部位,并指导其放松。这可以帮助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3)意念放松∶产妇通过想象某一美好的事物,驱除头脑中一切杂念,以达到一种身心平静的状态。(4)音乐放松∶选择产妇喜欢的舒缓音乐,指导其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从而达到身心平静状态。有1例孕妇临产时精神极度紧张,疼痛时大喊大叫,要求手术。查阅病历未见异常情况,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均正常,胎心音亦正常。我们与产妇交谈,得知她认为自已年龄大,疼痛剧烈,不如手术分娩。针对产妇心理,我们向她讲解疼痛是分娩前的正常生理现象,它可以加速产程进展,对疼痛只有感觉轻重差别,而与年龄无关,年龄偏大是不利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只要有信心正确对待,注意休息与能量的补充,阴道分娩是可能的,无用的消耗只能导致不协调的宫缩,给分娩增加困难。通过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产妇逐渐安静下来。宫颈口扩张顺利,自然分娩一新生儿。由此可见,做好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减少剖宫产及产科并发症,减少因手术给母婴造成的损伤。
1.3 分娩后知识教育
1.3.1 产后宣教 产妇在产后其生理发生极大变化,容易发生感染及其他病理改变。为此,要开展好饮食指导、调养与起居指导、病房使用环境指导、护理方法指导、个人卫生指导、乳房护理指导、母婴同室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及新生儿护理指导,着重做好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含定
时预防接种指导、产妇饮食起居指导及个人卫生护理指导。
1.3.2 心理辅导 由于分娩后,孕妇非常劳累,心情复杂,我们要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首先要告诉产妇婴儿是健康的,没有畸形。并让其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正确观念。如有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以免导致产后出血和不能安心休养。督促产妇勤排尿。下腹部可触摸的硬块为正在收缩复位的子宫,不必紧张,按摩可以促进子宫复位减少宫腔积血。嘱产妇好好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1.3.3 饮食指导 产后应进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少油腻、温热的半流饮食,以保证营养供给,促进泌乳,为哺乳奠定基础。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1.3.4 产后会阴的护理 除了护士2 次/d 的会阴擦洗外,产妇每次大小便后应及时用温水冲洗会阴,勤换卫生纸,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若有会阴侧切口的,尽量多采取右侧E位,减少阴道流血对刀口的污染,产后 24h 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预防便秘导致的会阴切口裂开。
1.3.5 母乳喂养 及时帮助产妇在分娩后 0.5 h 内进行母乳喂养,讲解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讲解母乳,不足的原因以及按需哺乳的意义。1.3.6 出院宣教 出院时应注意征询产妇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意见,并
重点指导产妇出院后在整个产褥期的饮食、起居、进行个人卫生指导、居室环境指导、护理方法指导、定期身体复查和婴儿护理方法指导。结合新生儿期的特点,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保健指导,有针对性的给予喂养、保温、卫生、调养、预防接种和新生儿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及示范。尤其对早产儿、体弱儿和伴有疾病的新生儿做好护理指导。
2 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的正确实施是健康教育计划得以实现并评价效果优劣的关键。在健康教育中,笔者认为,尽量符合个体化(孕产妇生理条件、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工作居住环境、自理能力)的需要,按照个体孕产妇制定计划,采用适宜的方法及沟通技巧进行健康宣教。
2.1 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 可针对入院介绍、入院须知、母乳喂养、孕产妇选择医护人员、出院指导等分阶段指导孕产妇掌握,对其中重要事项可反复加以解释说明。
2.2 理解与沟通相结合 根据孕产妇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进行个体化指导,其内容与教育方式因人而异,并重视宣教与沟通的双向性。
2.3 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鼓励孕产妇和家属多提问题,对她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互相讨论,旨在掌握健康知识,配合医疗、护理,维护自身健康。
2.4 示教与指导相结合 如做好初产妇的第一次母乳喂养,使其早接触、早哺乳,确保新生儿的生理需要,示教母乳喂养。
2.5 个体与生活习惯教育相结合 主要针对不同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如生理缺陷、残疾)开展相应教育。对人文环境差的孕产妇,要做到接受孕产妇、尊重孕产妇、容纳孕产妇,并施之以能够接受堂握的健康知识。对大多数孕产妇则应满足她们对产前、分娩、产后、出院有关知识的需求。
2.6 纵向与循环教育相结合 开展健康教育既要按计划、按步骤、循环进行,又要重视教育效果,对其中重点内容应反复讲解、示教,进行循环式提问与讨论,直至掌握与理解
3 体会
临床经验证明,加强产妇分娩时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解决孕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 可明显地缩短产程,有效地降低难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剖宫产率,使产妇达到安全顺利的分娩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孕妇及家属感受到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又促进了她们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信任,使她们感到倍受重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也上升了。开展对临产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助产者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及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认真收集和阅读及研究相关教育知识,积累经验,不断进取,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正确完善地做好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我院也同其他医院一样,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现了现代护理模式的真正转变,孕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从而使整体护理工作融入社会,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