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的记忆特征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因素、健康状态、精神状况,记忆训练和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1.影响老年人记忆的因素
(1).生理、病理因素 随着增龄,老年人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能力下降,记忆细胞的萎缩影响各种记忆信息的存储。进入中老年期,机体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的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脂质含量逐渐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大,使得血液速度减缓,血液流量相应减少,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导致记忆力减退。
(2).心理性因素 老年人一方面因感觉不灵活、注意力下降,是刺激记忆的内容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如离退休,免除了承担的社会工作,接触面缩小,易产生空虚感,进而影响记忆力。
2.老年人记忆力变化的表现
老年人记忆减退主要变现在长时记忆能力减退、再认和回忆能力的减退方面。(1).老年人长时记忆能力的减退 长时记忆是指所记内容在头脑中保持超过 1min 直至终生的记忆。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年轻时发生的事往往记忆犹新,对中年之事的回忆能力也较好,而对进入老年后发生的事遗忘较快,主要以近事遗忘为主,即对刚听过、看过或做过的事记不起来。
(2).老年期再认能力减退 再认是指当人们看过、听过或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能辨认出曾经感知过的心理过程。中国研究者研究了从幼儿园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抽象程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在人的能力。研究结果说明,再认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末期或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进入成年以后开始减退,到老年期再认能力明显下降。
(3).老年期回忆能力明显下降 回忆则是刺激物不在眼前,而要求将此再现出来。其难度比再认大, 与再认相比较,老年人回忆能力下降显著。 从记忆内容来看,老年人的意义识记保持较好,而机械识记减退较快,如老人对电话号码等数字属于机械识记,其效果不佳。从记忆类型来看,老年人的逻辑记忆比机械记忆好。
(二)老年人的智力特征
智力是学习或实践获得的能力,是由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事物的各种能力有机组合而成。主要包括注意、观察、想象、思维、实际操作和适应能力,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它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
1. 影响老年人智力的因素
(1)生理因素 随年龄增加,集体各器官功能日趋衰退,大脑生理功能也发生衰退,神经细胞减少,脑组织逐渐萎缩,导致行动迟缓、记忆力下降,智力衰退。
(2)病理因素 常见的老年多发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脑血管意外都能引起智力下降。
2.老年人智力变化的表现
(1)晶态智力 晶态智力是指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累积有关的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能力,如广泛的知识、丰富的词汇、比较准确的判断力等。"晶态智力"成年以后不但不减退,反而有所增长。
(2)液态智力 液态智力是指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与生俱来,如知觉和动作的反应速度、短时记忆和快速解决的能力等。主要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由于老年人生理方面功能的衰退,液态智力如基于、注意、思维敏捷性等都有可能下降,一般在 50 岁以后就开始下降,60 岁以后明显减退。
(三)老年人的思维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老年人思维有以下特点。
1.思维过程减慢 掌握某一概念所需的时间增多以及形成某一概念时出现错误的次数增加,反应迟钝,对事物做出决策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且难免出错。这与记忆减退是密切相关的。
(1)解决问题时思维转换困难 由于老年人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对事物的看法总是"老眼光",对事物的处理总是"老做法"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形成与子女、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
(2)创造性思维下降 由于老年人长期形成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因循守旧",缺乏创造想象力和对新事物的兴趣以及对美好前程的向往。
(四)老年人的人格个性特征
美国和德国的学者们都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和体验与接受的个性三个维度上的主要表现基本上都具有持续稳定性。另外,活动性、反应能力、控制力和情绪这些较容易变化的人格特征,也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不容易发生变化。
1.影响老年人人格个性的因素
(1)生理因素 机体各组织器官的退化,如大脑皮质的萎缩,神经细胞数量的减少,脑内某些物质如蛋白质、磷等含量减少等,影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行为等。
(2)社会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人格个性与年龄增长关系不大。但由于生理因素引起的变化可景响知觉、记忆、思维和行为等, 从而景响老年人对新事物、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老年人人格的表现
(1)适应性差 老年人不容易适应环境和新情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2)拘泥刻板,速度减缓 老年人倾向于拘泥刻板行为。有研究发现,人到 53 岁以后刻板性就豕湖增强, 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止此后各年齿龄均呈现差异。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谨慎和准确性, 担心闪失,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
(3)趋于保守,固执己见 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 从而喋喋不休, 爱发牢骚。子女也觉得父母有点"老顽固"。
(4)爱回忆往事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五)老年人的情绪情感特征
老年人的情绪不稳定,常表现易兴奋、易激动、爱唠叨。常回忆过去的辉煌而对眼下的衰老伤感。因生活上的不适应产生焦虑感;因活动范围变小产生孤独感;因工作能力下降产生无能感。老年人的情绪情感变化因人而异。有些老年人对一般刺激趋向冷漠,喜怒哀乐不易于言表或对事物的反应强度降低。有些老人对重大刺激反应特别强烈,难以控制。 1.影响老年人情绪情感的因素
(1)生理因素 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对以往能轻松完成的事情,现在感到"力不存心",而引起情绪变化。
(2)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情绪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感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下降,毕生从事的事业统统"丧失",加上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使老年人产生风烛残年的消极情绪。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护理
下一篇: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