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从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疾病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1993 年 WHO组织了有 15个国家和地区的 15个城市的全球性合作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的抑郁症和恶劣心境发生率为 12.5%。国内调查显示∶ 农村和城市的综合性医院 门诊患者中心身疾病占到 21.39%和 33.2%【1,2】。以抑郁为例,它具有发病率高,筛查率低,危害重的特点。医生筛查抑郁心境障碍的能力却很有限,即使在欧美等重视心理治疗的发达国家也只有 46%的医生初步具备这样的能力【3,4】,其危害重是不言而喻的。在 WHO 对于抑郁诊断标准当中涉及到行为学方面表现就有如情绪恶化、食欲下降到自杀等 11种之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生理功能退化和生活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群成为一个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这种心理障碍从失落感、生活态度消极到性格改变易怒、多疑、焦虑、沉闷等,更为严重到自杀或者伤害他人。老年人容易出现许多以躯体不适为表现的疾病,这其中一部分可以从病理生理学中找到病因,另一部分,也是非常容易使人忽视的就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者确定的病理生理改变。公认的有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痉挛、消化内科的应激性溃疡、皮肤科的神经性皮炎和斑秃等,并且越来越多疾病的诊断逐步向心身疾病靠拢。在 2005 年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airy)中Richard Mayou等强烈建议在新的一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即 DSM-V)中将更多的躯体化疾患分解为人格疾患和情感疾患,即在评估时将其放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5】。
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垂体功能等生理功能下降,使得他们对应激的处理能力明显逊于年轻人,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变窄,接触外界的机会减少; 另外老年人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困难,和年轻人有"代沟"出现,特别是目前计划生育时期的子女均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随着他们结婚生子、自立门户、在外地工作的几率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空巢老人"的群体,这些老年人在生活上的无助、对子女的思念等正常的情绪反应都会使得他们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内省",使得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这也使得老年人遇到负性事件不习惯向 人倾诉,不善干化解,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必然会景叩响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一些日常生活的负性事件作用于个体,由于个体的素质原因,对负性事件产生消极的认知和评价,继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反应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负性调控,产生一些靶器官的损害,这就是"素质—应激"的概念。正如 Selye 所陈述的那样,"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要积极地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须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应该教会老年人如何去对待生活中的这些负性事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1 良化心理环境反应
老年人应有意识地投身于有利的环境中去,比如多去开心热闹的场合,交谈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观看喜剧性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等。
2 参加社会活动,重新步入社会
从原来工作岗位上退离的老年人一般会有一种失落感。如果能够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责任性工作,寻找一个过渡期,从群体之中得到安慰,会非常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持。这种重新社会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3 参加老年大学和学习班
适当的文化活动使得老年人能保持敏捷的思维,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年轻人的思想状况,更加全面的接触社会,使得他们觉得也在跟着时代的步伐,不至于产生"是社会的累赘"、"已经老了"等消极的认识。
4 进行体育锻炼
良好的身体状况和良好的思想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老年人对自 己身体状态的评价往往是从一两件体力活动事件开始的,比方说 上几层楼,爬多高的山,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始终保持着合适的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必然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良好的心境由此产生。
5 加强对子女的宣教
老年人最为盼望的晚年生活之一就是能享受到和儿孙晚辈在一起的天伦之乐,但是正如前述,现代社会父母儿女经常呆在一起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应该教导儿女们要尽自己所能缩小和父母的距离,增加和他们的接触机会,比如经常打打电话,遇到传统节日回家探望一下等,这些都是增加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通过以上途径,为老年人寻找合适的社会定位,让他们尽可能地摆脱不良心境的束缚,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征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