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简析临终老人的心理和关怀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1-07-01 15:47

在机体死亡前的濒死阶段称为临终状态,关于何为临终关怀,曾有很多学者和

组织对其给出定义。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患的积

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患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临终关怀以制约

疼痛、缓解患者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的使

病患有尊严地达致安详的死亡,与此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许

加明,2010)。从医学的角度看,临终关怀是一套有组织、有计划的医护保健项

目,重点在于对临终病人的各种身心症状的制约和解除, 以及死亡前后对病人家属

的慰藉和支持(梁彬、王佩玲,2003)。从社会工的角度来看,可

以将临终关怀定义为为减少临终患者痛苦,增加其生活的临终老人的心理和关

怀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舒适程度,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满足其对干生

活的合理要求,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和安慰。脾简单地说,临终关

怀就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照顾。

综合现存的临终关怀方式, 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模式;医院型、家庭型和社区

型。竖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老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人是在医院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的。 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也成为最主要的模式。 医院型的临终关怀主体一般由专业的

医生和医务护理人员、亲人家属、社会工及爱心志愿者共同构成。 老人在医院中度

过自 已人生的最后阶段,可以及时处理身体健康理由, 得到专业的生理照顾, 延长

生命时间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然而从心理层面上开看,老人们也许并不喜欢冷冰

冰的病房和医院阴郁深沉的气氛。医院的环境良好、设备先进,却很容易给人带来

强大的精神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得知自己即将结束生命的时候, 会选择回

到家庭中,与家人一起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时对老人的关怀即为家庭型临终关

怀,关怀的主体以亲人家属和社会工为主。老人在家中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对干

老人落叶归根的情感心理状态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家中医疗设备和家人护理专业技能的缺乏也给家庭型临终关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对老年人临终理由的关注,

社区型的临终关怀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社区型关怀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给

老人患者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也为老人的护理提供比家庭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减少医院带来的心理压力。然而社区型的临终关怀要求更加专业的社会工

和护理人员介入,同时要求社区拥有良好的设备和环境,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普遍。

二、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

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复杂的,往往会经历多个不同的心理状态。美国精

神科医师库布勒?罗斯曾提出临终心理五阶段说∶即否认、愤怒、交易、忧郁、接受。当病人突然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往往表示不能接受。这是自然的心理防卫反

应,是个人对令人震惊的噩耗的心理缓冲(林少莉,2009)。愤怒阶段是当病人开始

意识到病情是无法转变的事实时,就会陷入恐慌、焦虑、不安等各种情绪的混合状态,这时他们性格暴躁,情绪十分不稳定,极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很有可能出现极

端的表现。交易阶段又称协议阶段,指的是病人 已经认识到死亡这一事实不可逆

转,于是就会与医务人员讨价还价,希望争取延长生命的机会。经历了前三个阶段

之后,病人发现还是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并且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死亡的

发生,因此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心情陷入严重的抑

郁,对人生和生命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终日沉默寡言,甚至不吃不喝。在接

近死亡的最后阶段,病人会产生一种超脱现实的想法,从而主动迎接死亡的到来。

这种"接纳"与"无助接受"的心理截然不同。哲学家认为这种心境的发生,是生

命最后阶段的"成长",是人的生命在即将跨入死亡门槛时的最后一次升华(梁

彬、王佩玲,2003)。

有学者指出根据国内的临床观察,上述的各个心理情绪阶段并不一定按顺序出

现,大多数临终病人的心理常表现为下列特征∶回避、否认、敏感、恐惧、协议、忧虑、双重性格、忧虑、接纳(王平,2000)。虽然这一说法认为临终病人经历了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阶段,但事实上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回避是指

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均知真实病情,但为不伤及对方,佯装不知、互相隐瞒。彼此很少谈论病情和预后,更不谈论死亡,尽力掩饰各自内心的痛苦(林少莉,

2009)。病人在回避病情的时候,事实上也是一种否认疾病存在的表现,有意回避

实际上是心理的不能接受。而敏感、恐惧也都是容易情怒的复杂心理状态中的部分

内容,双重性格、忧虑都是抑郁的表现。因此总体上来说,国内临终病人的心理特

点也是符合临终心理五阶段这一理论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心理表现都是一样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他们经历不同阶段的持续时间也各

不相同。另外,不同性格的老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性格乐观豁达的老人

会更早地坦然接受死亡,性格内向的老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愤怒的情绪。除此之

外,老人的家庭、知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职业、疾病种类等等都会对老人的临

终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总之,不论是库布勒?罗斯的心理五阶段说还是国内学者总

结的心理九阶段,都只能为护理人员提供大致的理论思路,而实际上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是因人而异的。临终老人的心理和关怀由写论文的好帮手.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