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一部分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部分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年人的心理变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其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力的变化∶智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能力。智力也会随年老而发生变化,但并非全面减退。老年人在限定时间内加快学习速度比年轻人难,老年人学习新东西、新事物不如年轻人,其实习也易受干扰。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2、记忆的变化∶随年龄增长,在老化过程中,记忆的变化是易于发现和比较敏感的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逐渐不能正常有效地接受信息,同时因记忆细胞的萎缩,影响各种记忆信息的储存。人的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属于生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但一般不会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不出名字。老年人意义记忆完好,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另外,老年人在规定时间内速度记忆衰退。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精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3、思维的变化∶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人类通过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是高级的、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概括、类比、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的减退,无论在概念形成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方面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有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思维随着增龄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老年人思维弱化及障碍的表现形式如下;①思维迟钝、贫乏 对有些事情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语言缀慢;有些老年人不愿学习,不想思考问题,导致语汇短缺,联想也易间断,说活常突然中止。②思维奔逸 如对青壮年时期的事情联想迅速,说话漫无边际,滔滔不绝。③强制性思维 不自主地偶发毫无意义的联想,或者反复出现而又难以排除的思维联想。
二、护理措施
1、老年人智力变化的应对
老年期智力减退并非是一成不变和不可逆转的;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理解、推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老年智力结构的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特点,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就可延缓智力减退。
在实际工作中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延缓退行性改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帮助丧偶老人克服社会、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阻力与干扰,协调多方关系,教育子女理解老人,并积极寻觅新伴侣,建立新家庭,享受晚年幸福。向老年人耐心介绍角色过渡与转换的必然性,培养老人新的兴趣,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并逐步适应离退休后的新角色。多与老人进行心理沟通,遇事主动与其商量,尊重其成就感和权威感。 鼓励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合理安排晚年生活,使老年人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
2、老年人记忆变化的应对
对所要识记的材料进行组织加工、运用策略予以识记,是对记忆信息编码的加工过程。老年人如果主动运用策略,就可以提高记亿效果。老年人应正确运用已有经验,扬长避短,节奏适宜,同时主动学习和训练记忆方法如联想法、归类复述法和位置法等,就能提高记忆成绩。研究表明,经过记忆训练后,老年人的记忆成绩可达到青年人训练前的平均水平。说明老年记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记忆减退是因为储备能量有限。表现在作业难度增加时,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记忆提高幅度较小,年龄差异也较大。
此外,老年记忆减退出现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程度有轻有重,说明其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如能指导老年人注意自我保健,坚持适当的脑力锻炼和记忆训练,并主动利用记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有信心,就可延缓记忆衰退。
3、老年人思维变化的应对
人在老年期思维能力的弱化在各个老年人的身上表现程度不同,有些高龄的人思维仍很清晰,甚至仍有创造思维,而有些年龄不大的人却有严重的思维障碍。因此,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全面身心保健,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其思维品质,以恢复和提高其良好的思维能力。主动关心老人,与其交谈,稳定情绪,热情地介绍有关知识,对失语病人应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且说话要缓慢、清晰。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老年人的角度着想,充分理解他们的情感,抚慰其病痛,满足其需求。加强与老人接触频度,增加信任感。在老年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扩大其社交范围。
积极开展老年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向老年人介绍卫生保健知识,必需的营养常识,运动的原则、种类、时间、强度,老年期疾病的防治等知识,并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建议有关方面开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以保持老年人原有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改变独居现状,扩大生活圈。可与家人或他人同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这是提高或维持智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的老人,要建立稳定、简单、明了及固定的生活日程,如个人的生活用品、桌、椅等要固定放置。并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与老人的沟通,谈话时,语调要温和,慢而清楚,语句要简短,不要一次给予太多的指示,必要时可多次重复。鼓励老人运用尚存的感觉,并尽量强调其完好的知觉,帮助病人减少挫折感。鼓励并帮助老人保持适当的活动,如游览故乡、故居,参加怀旧性的社会集体活动,参加音乐治疗等,同时教育家属也参与此类活动。由于老年性痴呆症等疾病具有慢性进展和认知衰退的不可逆性等特点,对老年人和家属的影响均很大。因此,应给家属以心理情绪支持,帮助家属认识到虽然痴呆是进行性的,但某种状态引起的认知减退是可治的,建立支持性的治疗方法,会使促发因素得到控制。同时指导家属合理应对因长期照顾这类病人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将老人作合适的安排,如将病情严重的老人送到养老院照顾,支持家庭以增加对老人的全面关心。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下一篇:老年人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