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何为老年人心理健康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0-10-12 09:00
         康州心理卫生协会有四条宗 旨:保持心理健康;防止精神疾 病;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普 及精神病的医学知识。
19 09年James和Meyer两人发 起成立美国全国的“全美心理卫 生委员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失 常的人数激增。英国、日本等国 也纷纷成立心理卫生协会。1930 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国 际心理卫生会议,有53个国家 4000多位代表。1937年在巴黎召 开了第二次国际心理卫生会议。 此时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大会代表们最重视的是士兵的心 理健康问题。1948年,在伦敦召 开了第三次国际心理卫生会议, 并将该会更名为世界心理健康协 会。
1949年美国成立心理健康 研究所,专门培养心理健康专 家,开展各项心理健康的调查和 研究。之后心理健康运动迅速在 西方发展起来,欧洲各国也相继 成立“心理卫生协会”。我国于 1931年也成立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开设“心理卫生”选修 课。后因抗战等原因停止活动。 1985年又重新成立“中国心理卫 生协会”=
那么,为什么心理卫生这么 受到重视呢?什么是心理卫生 呢?其实心理卫生就是心理活动 或心理状态的“卫生",也就是 保持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和 身心疾病的发生。讲究心理卫 生,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生 活满意,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问 题,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得 住外界各种紧张压力或社会变故 的困扰。
在这方面老年人常常会遇到 哪些问题?老年人怎样才能生活 得幸福满意、健康愉快呢?让我 们先从老年人面临了哪些心理社 会问题开始说起。
退休和社会职能的变化
工作,是一个人为社会、为 人民、为国家服务的岗位,并从 而取得一定的生活报酬。对很多 人来说,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 而且与他的社会地位、人际交 往、他的尊严、愉快和烦恼,都

心理健康
 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不同的 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有 的人热爱工作,全身心的投身于 工作,工作关系着他的思想和感 情,勤勤恳恳一辈子,有的人工 作主要是为了挣钱谋生,给多少 钱干多少活。而有的人介于这两 者之间。这三种人对退休的态度 显然是很不相同的。
但是,无论哪一类老人,退 休总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一般来说,退休要经历如下四个 阶段才能安定下来。
期待期:自愿退休的人常以 积极的心情期待退休,而被迫退 休的人的心情往往相反。不过, 即便自愿退休,当想到自己原来 的工作岗位将被年轻人接替时, 心情也是很复杂的。
退休期:有的人有思想准 备,想得很痛快,有的人思想准 备不充分,心情不愉快,而有的 人,即便有思想准备,临到退休 要离开自己的学校、工厂、机关 或研究所时,突然情绪激动得哭 起来。不过,这个时期是短暂 的。
适应期:退了休以后,从有 明确的工作任务,每天有较多的 人际交往的社会性环境,到狭小 的家庭圈子里,生活的内容和节 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很 多老年人产生烦躁,抑郁情绪, 感到无所事事而又无所适从。这 是最困难的时期。有人对生活 会感到厌倦,有人有时会发生一 时性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失调, 即所谓“退休综合征”。一般来 说,适应期需要一年左右才能适 应下来。
稳定期:建立了新的生活节 律,渐渐习惯下来。就我国的多 数退休老人来说,实际上是“退 而未休”,还在继续发挥余热。 不少老人又重新工作,有的从事 家务劳动,包括做饭,釆购,照 看幼孙等。据上海的一个调查, 在重新工作的180名老人中,半 数人是为了对社会多作贡献只有极少数人是以经济收入为目的。 不太繁重的工作,有利于老年人 的身心健康。
家庭和家庭关系
老人退休以后的主要生活范 围是家庭。因此,家庭的结构, 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老人在 家庭中的地位,受尊敬的程度等 都对老人的心理状态都有影响。
比如夫妻之间的关系,我国 的婚姻关系比较稳定,离婚率较 低,尤其是老年夫妻。根据长寿 研究所对长寿老人生活情况的分 析,家庭和睦和夫妻恩爱是老人 长寿的重要原因。美国曾有人对 老年夫妻作过调查,了解夫妻关 系最满意的是什么?最不满意的 又是什么?
调查的结果是,最满意的是 伴侣感,相互之间能表达真实感 情,经济上有安全感和配偶有爱 情关系,有共同的兴趣,最不满 意的是不同的价值观念,缺乏共 同的兴趣,相互不能表达真实感 情、爱情关系不满意、常常争 吵、缺乏伴侣感。看来,伴侣感 是老年夫妻关系的核心,中国有 句俗话,少年夫妻老来伴。有些 夫妻虽然为了些小事常常争吵, 但是谁也离不开谁。
丧偶,对老年人来说也是 件极其沉重的精神刺激,这种打 击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精神障 碍,严重的会使另一方不久也会 随之死亡。这种情绪往往要经过发呆、思念、抑郁和恢复四个阶 段才能缓和下来,恢复时间则因 人而异。
目前,我国特别在农村仍 以两代或三代人同堂为主。据有 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武汉、上海 和成都受调查的老人家庭中,多 数子女对待老人是好的,但也有 少数家庭很不和睦。其主要原因 是子女不尊敬老人,经济问题和 家庭琐事。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多发生于婆媳之间,或父子、翁 婿之间。婆媳之间的矛盾通常是 由于经济的问题或家庭琐事,父 子、翁婿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而引 起。
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 应

老年人因为机体老化,各种 疾病明显增多。北京一家医院曾 调查1520名65岁以上的老人, 发现所有人都有病。其中,有 的一个人常常有两种或三种疾 病。发病率较高的为老年性白内 障(72.3%),听力减退或老年性 耳聋(54.9%)、高血压(42.5%)、 慢性支气管炎(23.8%)、冠心病 (20.9%)等。
有的疾病能够直接影响心理 机能,如患了脑动脉硬化以后, 由于脑供血不足,还能引起记忆 力减退,甚至引起早老性痴呆。 疾病对老人的心理也可引起间 接的影响。有些老人由于长期患 病,感到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 感到前途无望,心情焦虑抑郁。 一些患偏瘫的病人,常常失去生 存的愿望,宁愿早死。有的老人 由于长期患病,造成经济困难, 行动不便就难以探亲访友,不能 参加文体活动,缺少人际交往。 久而久之,就产生焦虑,抑郁和 孤独感。这些使老年人产生难以 排解的心理问题。
而一些突发性的生活事件对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会有很 大的影响,所以老年人应以积极 地心态生活而面对家人的关心更 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