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19-11-01 09: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 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 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影响。大学生也难免会产 生一些心理冲突,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 碍、性意识困惑等等。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 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预防各种心理疾 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家 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
1.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 制,人们充分施展才能,展开竞争,大学生平静的心 理自然会受到冲击,当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这种 挑战中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
2.家庭因素。主要有:(1)父母对子女管教过于 严格,强迫命令、批评指责多,其子女在人际交往方 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唯唯诺诺。(2)父母过分 满足、过分保护,唯恐孩子受挫折。其子女依赖性 强,遇事退缩,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3)父母对其 行为放任,很少约束,其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 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学校因素。主要有:(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 起的心理不适应。进入大学后,亲情、友情和故乡自 然之爱的缺失,遇到实际问题就易唤起他们的思家 情绪,导致情绪波动。(2)教育过程的影响。有的学 校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略思想、道德教育及 社会实践,许多学生“两耳不闻身外事,一心只求把 书读”,淡化了参与各种有益社会活动的意识。(3) 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 系,心情就会不愉快、烦恼,甚至产生敌对、憎恶的情 绪。(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转型期的不良 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现象。如 校园里一度出现追星、追逐时髦、醉心于牌桌酒楼或流连于花前月下等现象。
4.自身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 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并影响与他人 的交往;由于阅历太浅,理智性差,出现感情与荣誉 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调。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解决的主要途径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 纪人才的需要。在现今条件下,预防和解决大学生 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如下。
1.掌握心理学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心理学知识的 掌握,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 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 控制情绪,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 学校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如开设“大学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使大学生丰富心理学方 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这对于大学生缩短心 理适应期,加快人格成熟,将起到积极作用。
2.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改进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 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以预防为主。首先,领导要重视这项 工作,使机构、编制、经费、场所都能得到保证。其次 是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素质。目前从事高校心 理咨询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的,对他们要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除进行 障碍性咨询,还应该进行适应性咨询,开辟一些心理 咨询的宣传栏,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 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等,用多种 形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良好、优美的环境可 以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 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 化是指发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的、在教育过程中 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具体包括物态文化、 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心理文化等文化形态。物态文 化包括学校的环境美化、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的设置 等。制度文化则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行之 有效的、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严格的 管理制度、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等。物态文化和制度 文化能共同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 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 能力。活动文化则是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社 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特色的丰富多彩 的活动形式,如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学术报 告会、艺术节、体育节、科普节、社团节、书画展、模拟 法庭等等。活动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 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心理文化则是指沉淀于 师生员工思想深层次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用以维系学 校优良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等的总和。心理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 生的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学风是建设文明校园的 关键,它有利于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道德境界, 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净化大学生心灵,同时有利于学 生协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 作,二者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 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 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 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 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要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 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 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 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注重 思想引导,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教 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