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1-05-26 17:26

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教学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成为我们教育发展,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约 3.4 亿的 18 岁以下青少年中, 大约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 21.6%至 32%,大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率占 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与国外相比,我国在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已明显落伍,不但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缺少必要的办法。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对他们重

视的程度不够而才导致泛滥成灾。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来说家庭是他们生活的摇

篮。因此,家庭对他们产生影响是最深刻最直接。

那么家庭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而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些不利的因素, 转向学生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 家庭因素的分析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

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少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年轻人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开始批评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际

隔阂。假如父母处理不当,就有亲子关系的冲突而不悦。 再者. 年轻人追求独立自

主,力求减少依赖父母,而有些父母却不关心孩子的自主精神,造成亲子争吵、家庭不睦。

2.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 只有父母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2)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3)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

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 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三. 总结

学生心理产生问题的因素比较多。有学生自身生理,智力,体力,分析事务能力因素有关,也跟社会不雅风气,学校教育好坏,学生家庭因素等内外多个因素有关联。这里把家庭做为主要的因素进行分析,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构造,或成员之间关系的好坏,成员素质的高低,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等这些因素直接地给学生生理, 智力,心理等健康发展带来影响。从而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 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

子的正当需求, 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 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则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二. 处理家庭的不良因素

1. 家庭成员关系的和睦相处。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 结果是受害的是学生, 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

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 文化氛围,从现在的本校的情况

来看,大部分家长来自农村,本身素质较差,在他们眼中只有成绩能衡量学生在校表现,不懂得如何跟学生沟通、交流。更多的是从不在意学生本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所需情感、安慰以及鼓励。还有一部分家长是在外长期打工,由干本身工作压 力大

一学期来很少过问子女在校情况,或忙干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

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