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抑郁原因分析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19-12-27 09:48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尤 其是中学阶段。进入青春期这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时他们经 历身心两方面的巨变,身体上第二性征出现!心理上开始萌发, 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自我意识也逐渐形成,而他们身处的大 环境*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他们必然会受到一些不健康思 想和传媒的影响,而他们的思想尚未健全!可塑性很强,明辨 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成人社会社会竞 争激烈!失业和贫富差距等势必会影响青少年!由此产生心理 压力,家长和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也会对他们产生巨大 的心理压力,总之!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从而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教育和疏导,将会在其成长过程 中出现偏差!对其一生产生严重影响。
本人在心理门诊日常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便是中学生,所 见各种心理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则为抑郁症。近年来的研究也 表明:抑郁症已成为困扰中学生的常见问题之一,以下介 绍几个典型病例,并对中学生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1.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16岁,重点高中高一学生,性格偏内向,父 严厉,母宠爱。初入高中时成绩好,后来因班中数人谈恋爱, 尤其是自已要好的女同学也谈朋友,故半年前受其影响"觉得 好玩,也开始偷偷谈朋友。近一段时间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自觉脑子变笨,成绩明显下降。加之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故情 绪低落,消沉郁闷SCL-90F4,评分为2.4.
例2 患者。女17岁,高二学生,性格偏内向,父母均为工 人,文化水平低。4个月前偷偷喜欢上同校高三男生,不敢向 男生表白,也不知道别人喜欢不喜欢自己,又不敢告诉家长及同学!只能暗暗思念及注意该男生!整日神思恍惚,学习涣散, 成绩由中上等滑至中下等,故苦闷消沉!不知所措F4评分为 2.7.
例3,患者,女13岁,重点初中初一学生,性格内向,喜欢 文学,多思敏感,母亲溺爱,在班级中不喜欢和其他同学讲话 和交往.新开学不久,因一次生病未上课,而家长事先未向老 师请假而被老师批评,后与老师产生隔阂,总觉得老师对自己 有偏见,不喜欢,态度不好!,故自尊心受挫,情绪低落,学习涣 散,发展到最后不想去上课,要求家长把自己转到小学时的好 朋友的学校"普通中学F4评分为2.6.
例4 患者 男14岁,初二学生,自幼性格内向,一年前父 母离异,随父,父亲经常外出不在家.父再婚后因和继母相处 不好,后跟祖母一起生活.近一年来越发孤僻,很少与家人及 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下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悲观,冷 漠F4评分为3.1.
例5 患者 女14岁,性格内向,平素不善交际,朋友少,原有一个要好女同学,近来关系疏远,不再往来,自觉全班同 学好象都在疏远自已,所以心情苦闷,消沉,上课不能集中精 力,成绩下降F4评分为2.5
例6 患者 男18岁,重点高中高三学生,父母均为知识 分子,管教严,面临高考心理压力大,半年多来时常头疼,多在 学习时出现.尤其是考试前失眠!学习成绩下降,又遭父母 批评指责,后发展为一学习就头疼,故而对前途失去信心,悲观失望F4评分为2.7.
2 讨论
由以上病例可以看出,例1例2抑郁症状主要由早恋引 起。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早恋倾向!一是中学生生长 发育快,提前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对异性的向往和好感,更 加之影视大量成人化宣传,一些人开始偷偷尝试恋爱,而家长 和学校的反对更增加了他们的好奇和逆反心理。但他们的思 想尚不成熟,感情脆弱多变,易出现失恋、暗恋而受到伤害,从 而产生苦闷、悲观等抑郁情绪。而且早恋耗费大量时间和精 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加重了抑郁情绪。同 时!由于惧怕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又无法向他们求助!故而长 期处于苦闷压抑之中!既往研究也表明&青春期恋爱是影响中 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
例3例4中,抑郁症状主要因人际关系不良而引起。中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学校!所接触的人主要是教师和 同学$一般来讲!大多数学生看重老师对自已的评价和态度! 那么老师对学生个体的言行%情绪会直接引起学生强烈的心 理感受!一旦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抑郁 苦闷。同时!,中学时期青少年开始重视友情!有些甚至把朋友 关系看得比父母都重要!而且中学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 们很看重自已在朋友或同学中的位置和关系!所以同学之间 关系处理不好!也会令他们情绪低落,消沉。
例5中抑郁主要原因是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而引起.我们知道!家庭是每个人,更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和安全岛!年 龄越小!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就越大,父母离异!尤其是失去母 亲的温暖呵护!将会给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巨大的创伤!如果再 得不到单亲的加倍关心与爱护!势必自哀自叹!悲观失望,
例6中抑郁主要因为升学压力及父母管教过严造成,当 今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祖父辈及父辈视为他们未来 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们对 学生以成绩好坏论高低。另外!社会上竞争激烈!失业及贫富 差距的出现也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总之,他们整日 被重重的压力所包围!升学和高考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中之 重!学习好的有压力!成绩只要一下降!就会遭到家长和老师 的批坪,指责)学习不好的更是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尊 重!所以!他们时时会有挫败感!容易对前途丧失信心。
虽然以上个案均有种种突出的生活事件的影响!但他们 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性格多内向!有些人偏神经质!面对问题 时多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这就决定了他们出现不良生活事 件时!不能及时排解不良的情绪!不能积极应对!并求助于家 长和老师!从而使不良的情绪%压抑的心境长期存在!逐渐产 生抑郁症状。而且,每一例均非单一因素引起!大多有学习压 力掺杂其中!均是由于学习成绩下降而家长陪同前来就诊,早恋,人际关系处理不良%家庭变故%父母离异使他们心情苦 闷。意志消沉。学习涣散、成绩下降,而成绩下降带来的挫败感 反过来更加重了他们的抑郁情绪$另外!家庭教育方式在其 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以上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父 亲过分严厉及母亲过分溺爱!还有父母漠不关心都会对他们 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要么使他们整日处于高压之下!不 能放松,要么过分溺爱!使他们心理幼稚!不能承受和应对来 自外界的任何困难和挫折!要么使他们感到生活没有温暖和 希望。
总结以上典型个案以及本人在平时心理咨询工作中所遇 到的中学生就诊者!中学生抑郁症状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 个方面,生活应急事件)$家庭教育方式,人格,应对不 良,其中生活事件主要表现为,早恋,人际关系不良,学 习压力,家庭变故,父母离异。
总之!中学生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这就是我们这些心理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中 学生的心理动向!更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卫生宣教,使他们都来 配合正确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同时向社会呼吁关注青少年心 理健康问题!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 好宽松的校园学习环境$具体要做到&#加强理想教育!使中 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加强 道德教育,使之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美德,改善他们 和家长及教师间的关系!既关心爱护他们!更尊重理解他们! 决不仅仅以分数论高低!而是综合全面地评价每个人。锻 练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应对不良事件的自我心理调节适应 能力$这样!才能使他们顺利渡过青春期这一特殊的生长发 育期!更健康地成长为一代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