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 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青少年在教 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人后的才智 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 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靑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他们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学校如 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他们的 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青 少年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青少年问题 日益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那么何谓心理健康呢?它是指青少年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 段相适应的认知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 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以及良好的个性特征。其首要特征是能 够正确地认识现实并与之有效地适应,其行为特征是行为方式 与其角色相适应,如果青少年对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交往中存在 的障碍,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适应,则往往意味着他们的心 理发生了某些不正常地变化,这种非正常地心理,常常表现在其 相应地态度和行为上,如厌学,不与人交往,不尊敬师长,考试作 弊等等。
那么衡量我国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1. 智力正常;
2. 情绪适中;
3. 意志健全;
4. 人格统一完整;
5. 自我意识正确;
6 .人际关系和谐:
7 .社会适应良好;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一、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1. 冷漠与孤独。这样的青少年对人对事都很冷漠,漠不关 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他们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没有 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但他们的智力和品 格并不差,只是个性上存在某种问题。冷漠常诱发孤僻,使青少 年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感到无聊和寂寞,严重时,使人感 到空虚,狂燥,可诱发抑郁症,产生轻生厌世心理。青少年冷漠是 对挫折的一种退缩性反应,孤独则是性格过于内向,回避社会 交往,缺少友谊,或者是自卑自怜,或者是过高估计自己,而不被 社会和他人所接受。
2. 自卑。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多数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 青少年时期是自卑感的多发期,大多数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不 同方面的自卑感受。过度自卑的青少年,胆小怯生,非常害怕在 他人和大庭广众面前说话做事,常常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他们 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交际,特别惧怕失败。
3. 逆反厌学心理。青少年心理特征是好胜,好奇,好变,好 动,好疑,这“五好”往往使他们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如自我意 识觉醒于社会对其要求的矛盾;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的看问 题的主观,片面,偏激的矛盾;懂得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 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加剧,容易使他们产生 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不合理的教育,表 现在:教育思想“僵化。教育形式“封闭式教育方法的“注入式” 以及教育内容的“单一化,
4. 神经衰弱。它主要是由于某些因素引起大脑神经活动过 度而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它的一般症状为: 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性情烦躁,好动怒,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 效率下降。
5. 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 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它是人类普遍容易产 生的心理状态,育少年特别好胜,分寸掌握不好,就会嫉妒。表现 在不仅对他人先天的身材容貌,聪明伶俐,惹人喜爱而且对其它 诸如荣誉,地位,家庭状况等也产生嫉妒,它的消极作用很大,它 使人互相封锁,在学习上失去了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切磋进取 的机会。同时他会转移学习的注意力,把心思放在如何压倒别人 的身上,甚至打击报复别人。
二、青少年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 教育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 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 “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感”方能让他们有 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 不尊重他们,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他们丧失自尊心和自 信心。青少年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 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則会使他们觉 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 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青少 年的心理的。这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 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彩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 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 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 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 了对孩子的敎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 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 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 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孩子严格 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 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 其结果是,不少青少年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 结果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 .社会环境汚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徳的行 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正确 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 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 场所,如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的是 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 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 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 要原因。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 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 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 应育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 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領导和教师对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 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 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 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 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 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 敎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 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敎育。学校素质教育的主 渠道是课堂敎学,把心理健康敎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敎师通 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敎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 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自姚本先 《心理学IP478-479)
2.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 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 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敎 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 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1) 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 念。
(2) 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 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 才会健康。
(3) 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 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 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挽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 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 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 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 的能力。
(4) 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 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 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 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 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 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 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 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 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维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 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 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 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 论。
(6) 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 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 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 导,而且也高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 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 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 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 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 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 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 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 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