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孕产期心理方向
孕妇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护理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0-10-13 09:01
         在现代的医学模式中,心理护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孕期妇 女来说,长期保持平稳、乐观、健康的心理,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自身 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以保证胎儿顺利分娩,对于优生优 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 80 例在我院 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 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 性的心理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 2010 年 5 月至 2012 年 4 月这三年时间里, 抽取 80 例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资料,孕妇年龄在 21 至 42 岁 之间,平均年龄 26.8 岁;孕周在 12 至 36 周之间,平均孕周 26.3 周; 其中包括初产妇 54 例,经产妇 26 例;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 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抽样中的 80 例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 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紧张焦虑型、 抑郁悲观型、疑心重型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
2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我们对所有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护 理,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均得到显著缓解,并顺利过度到产院直到分娩。
3 心理特征
         3.1 紧张焦虑 儿茶酚胺由于人体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增加分泌量,孕妇对生产的 方法 和过程不是十分了解,对预后十分担心,因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的 心理,表现为紧张、焦虑、害怕等,常伴有头晕、心悸、出汗、呼吸困 难等症状。该症状在年轻初产妇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正 常孕妇,比如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属,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疏导 工作,消除家属的这种思想避免增加孕妇的心理压力。另外一方面,家 属对孕妇的支持也能有利于孕妇与医院积极配合并且也是医院顺利开展 工作的根本保证[1]。
        3.2 抑郁悲观 孕妇家庭不和,经济条件差,还有就是孕妇曾经得过性病(梅毒、 淋病等)病情几度反复。由于孕妇文化程度不同对疾病的认知也不一样, 虽然性病已经治愈在孕期总还是担心疾病会传染给胎儿容易出现该症 状。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缺乏兴趣,极度悲观,对自己的心理状 态不愿意表达。这样的孕妇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疾病方面的讲解,如 果孕妇经过系统的抗梅毒治疗不要恐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检 查,以得到正规、有效的指导。
        3.3 疑心重 有些孕妇对身体状况的诊断和相关检查结果产生怀疑,多以文化层 次较高的孕妇居多,该类孕妇通常比较敏感,甚至会出现神经质的症状, 担心自己孕期会出现不测,该类孕妇以高龄产妇居多或者是曾经分娩过 带有疾病的胎儿。分析认为 , 由于高学历者对妊娠考虑更多 , 文化程度 低者认为妊娠是好事而没有过多的焦虑。有关学历等因素对孕妇心理状 态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护理
       4.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医务人员应尽可能多的对孕妇主动热情地谈心,对她们的心理状态 与思想负担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其心理调查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尽快取 得孕妇信任,这样能够获得一些孕妇过去从未透露过的心理资料信息[2] 。
       4.2 孕早期的心理护理 心理指导 当孕妇第一次来医院进行检查时,孕期的心理护理就随 之开始。除进行常规检查、宣传优生知识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咨询、 宣传手册等,向孕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4.3 保持患者情绪良好 以诚恳和关切的态度与孕妇进行接触,对精神因素在孕期过程中的 重要性向其讲解,说明情绪对胎儿和孕妇自身健康的影响,鼓励孕妇自 主调整情绪,以便顺利度过孕期。
     4.4 给予必要心理支持 应使孕妇知道,无论怀孕期间的一些不良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心理 和生理因素对目前该症状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进行多方面的 评估与综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并举症状相同或相似的孕妇治愈康复的 案例,使有不良症状的患者的信心得到增强。
5 体会
           由于怀孕是妇女生命中的重要大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 对孕妇的 心理问题、相关因素及由此对母胎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 作为 妇科医务人员 , 应充分认识到妊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由此导致 的心理问题 , 对母胎的影响及危害 , 做到早期发现和识别 , 以便及时采 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措施 , 调节孕妇心理平衡 , 缓解心理压力 , 使 其以良好的心态安全度过妊娠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 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