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不佳,进而影响其治疗的效果[1]。为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我院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62例;其年龄为70~90岁,平均年龄为(79.62±2.64)岁;其中有哮喘的患者4例,有糖尿病患者10例,有冠心病患者17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5例,有癌症晚期患者24例,有脑出血后偏瘫患者11例,有脑血栓患者40例,有高血压Ⅲ级患者19例。
1.2 方法
观察这些患者的言谈、举止、表情,有目的地向其询问对疾病、治疗的认识,记录其表现和回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日常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的心理状态[2]。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这些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其分为孤独抑郁型患者、焦虑型患者、恐惧型患者、躁狂型患者、悲观失望型患者五类。在这些患者中,有孤独抑郁型患者40例,占所有患者的26.67%;有焦虑型患者55例,占所有患者的36.67%;有恐惧型患者29例,占所有患者的19.33%;有躁狂型患者11例,占所有患者的7.33%;有悲观失望型患者15例,占所有患者的10.00%。详细情况见表1。
表1这些患者的心理特点
孤独抑郁型 焦虑型 恐惧型 躁狂型 悲观失望型
例数(n) 40 55 29 11 15
百分比(%) 26.67% 36.67% 19.33% 7.33% 10.00%
3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易感到孤独、焦虑、恐惧、狂躁、失望,根据其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态,具体措施如下[3-4]。
1)对孤独抑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医院的环境与患者平时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容易使其出现孤独、不合群的现象。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此类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其改变内心孤独抑郁的情况。
2)对焦虑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焦虑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反复询问自身的病情、坐立难安等。护理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疑问,提高其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知水平,帮助其缓解焦虑的心理状态。
3)对恐惧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这类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尤其是在进行有创治疗前,很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者,告知其治疗的效果,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提高其进行治疗的信心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4)对躁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部分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出现躁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为此类患者创造宣泄内心情绪的机会,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患者。
5)对悲观失望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慢性病的病程较长,且易反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使其出现失望悲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多关怀此类患者,让患者的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边,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并将病房布置得整洁、温馨、舒适,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医护人员的关爱,增加其对生活的信心。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病患者易感到孤独、焦虑、恐惧、狂躁、失望,根据其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