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老年人术前心理护理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1-07-13 16:52

1临床资料

选自 2005年1月~2006 年6月老年手术病人 50例,男 23 例,女27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6岁。其中农民 27 例,工人 11 例,干部12 例。
2 心理特征
2.1 情绪反应表现

焦虑不安,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恐惧心理,病人通常回避以自己的病作为谈活的主题,患病后除有肉体上的痛苦外还有心理上的不安,手术对病人来讲常是万不得已的,因此患者在手术前极易产生过大的精神压力。

2.2 在行为上多表现为过度的动作

手臂出现多余动作,震颤、手抖,有的老年人变得性情较怪癖、固执、易怒、不易合作、人际关系变的退缩和逃避。

2.3 在认知方面,有猜疑和担忧心理

由于老年病人的视力,听力因生理因素而下降,甚至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便猜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担心手术会出现意外,会致残,以至加重心理负担。
2.4 行为退化、情绪幼稚的依赖心理

有些老年人变得童心复萌,处处依赖亲人,依赖医护人员。
3 心理需求
3.1 不同的需求

由于老年病人的知识层次,经济能力的不同,病人的需求也不同。如经济能力好的病人则不仅要求用最好的药品,还要求住条件好的单间病房。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病人,除要求有好的治疗条件外,对各方面的条件也要求较高,他们首先要求自己的治疗和手术有较高的透明度,其次患病后不愿与他人来往。而经济能力较差的病人仅需基本的治疗条件,他们往往除了疼痛外最关心的是住院和手术费用的问题。
3.2 共性需求

患者都希望在就诊的医院里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十为自己做手术,不会让进修、实习医生在自己身上"练刀子"。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都希望在术中能避免或减轻疼痛,并且希望亲属能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照顾和帮助。
4 心理护理

病人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病人个体的主观意识直接影响其活动。工作中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动态,并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重视对病人个体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应重视病人个体内在心理素质差异。这是因为在特定情境中,对个体自身心理活动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以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应用型心理学家的角色,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护士自身素质的好坏,是能否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护患关系,对待病人热情、态度真诚、语言委婉、关心体贴病人,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由于病人对手术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隐蔽。病人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七的举止宣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切痛苦甚至生命全部由医生护士掌握。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该注意意识清醒病人的情绪变化,心理紧张时及时予以安慰。

因老年人脑细胞减少,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因此术前所要注意的事项及将要实施的护理计划,措施及目的,都要向家属详细交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详细的解释。要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腹部手术,就应告诉病人术中使用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进行深呼吸,努力放松以减轻痛苦等。对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研究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对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手术可邀请同病房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同类者谈手术感受,并介绍他们在治疗,护理全过程中的配合经验和体会,现身说法,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恐惧和紧张,产生安全感、信赖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总之,全面掌握每一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并对每一位老年手术病人做好手术前期的心理护理,都将对手术顺利完成和病人身体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整个手术前期的心理护理要根据病人的反应逐步进行,要让患者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手术的顺利和病人的康复做好前期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