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众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进入老年后,一些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也有不少人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清,心里感觉与实际疾病不—致,造成老年人用药的心理误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给治疗和用药带来很大的障碍。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并进行必要疏导,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合理用药。
1 老年人用药的心理误区
1.1 求贵心理 老年人用药以药价贵为好药。因此 ,形成吃药先看药价的不良心理,评价药物好坏的客观标准是针对某种具体疾病的治疗效果。价格高低与疗效没有必然的联系。
1.2 求新心理 随着药物新品种、新剂型与日俱增,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只愿用新药,不愿用老药。同样,针对某种具体疾病来说,新药未必比老药好.有些药物用了数十年仍不失为好药就是最好的证据。相反,由干某些新药因应用时间短.潜在的不良反应还可能未被发现,对某种具体疾病甚至是有害无益的。
1.3 求多心理 为了多病同治或增加疗效。往往要求医生多开药,应用复方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要知道用药种类越多。产生耐药或变态反应的机会越多。老年人因病情复杂,个体差异大。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宜谨慎。
1.4 求补药心理 补药的作用无论是调节免疫功能还是扶正祛邪.归结起来主要在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等 使机体恢复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能医百病的补药是没有的。因此,用补药也应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1.5 求偏方心理 民间流传某些偏方能治大病的说法,有些偏方来自防治疾病经验积累药物与老年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正确用药.是颇值得老年人重视的问题。
2 影响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因素
2.1 患有多种疾病服用 多种药物 有的老年人同时患有数种疾病,多则 10 余种。因此。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服用几种药物, 多者达 20 种以上。事实上,有些身体状况是属于生理功能衰退现象,一味依赖药物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多用、滥用药物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影响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甚则产生新的药源性疾病。
2.2 受家庭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诸如丧偶、收人减少、得不到子女照顾以及家庭纠纷而出现的精神不愉快.致使老年人自感身体各种不适随之而来.认为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疾病.而服用一些不该服的药物。
2.3 社会上药品广告的不恰当宣传 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中的各种药品广告对老年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应。不少药品广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大讲药物治病的效果如何如何好,闭口不谈药物的不良反应,亦使不少老年人私自选用、滥用新药及补药现象,对健康造成种种贻害。
2.4 保健政策带来的乱服药现象 我国目前对城镇老年人实行的老有所医的政策,使他们的医疗保健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有的医疗单位只顾经济效益,往往不管老年人病情轻重,开出大量的新药、补药、贵药、进口药等。亦有的老年人认为,看病吃药不用自己花钱,想吃好药、补药对身体总有好处。而实际上这种滥用药物的不健康心理不仅浪费了国家财力.而且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是不利的。老年人要做到合理用药.首先要学习一些老年生理及有关疾病的科学知识,诸如有些生理性老化现象出现的不适并不是病态,不要稍有一点不适就要吃药。其次是用药要注意从简和剂量不可过大。一身数病是老年人患病的共同特点之一,明确诊断后应针对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不可滥用新药及补药。亦不可恨病用药.私自加大剂量,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再者,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若发现新的症状,即应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故老年人在服用某种药物之前,应向医生了解该药的不良反应,以便在病情变化时接受医生的指导。
3 老年人用的心理的疏导
3.1 心理上认为没有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这类老年人自己身体存在着某种疾病,但心理上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甚至认为是"小毛病",心理上不承认自己已患病,所以平时不把自己当成患者对待,表现得"不在乎"。有时怀疑诊断有误,在言语行动上与健康人一样。这类老年人不能主动地接受治疗,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这种矛盾使老年人处于被动状态,延误病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这类老年人我们要动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某种疾病的发展原因,临床症状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注意事项等。既让这类老年人重视疾病,又要消除其焦虑感和恐惧心理,以提高对疾病的观察力和感觉力。
3.2 心理上认为病情轻的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这类老年人他们承认自己有病,但对自己患的疾病认识程度不够,估计过低,心里承认不足,对疾病的发展缺乏了解及重视。他们有时也会去医院看医生,只要病情好转就会自行减药、停药,有时断续用药,这不仅使机体对药品产生抗药性,而且不全心身地投入治疗,往往会加重病情,使轻病转为重病,失去治疗机会,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3.3 心理上认为有重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这类老年人平日注重自己身体保护及保健,有病立即去医院检查,若查出身体有病他们就思想压力大,负担重。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因此,他们相信新药,特药、进口药,看广告用药。到处找名医、找偏方、找新疗法,致使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失眠、优郁、沮丧。对这类患者首先就要解除其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压力,从焦虑和恐惧中走出来,彻底放下思想包袱投人治疗中,还要向患者讲清精神作用与治疗效果的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容面对疾病.争取尽快恢复健康。
下一篇: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