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老年人心理保健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0-08-08 08:49
老年的界定有生物学和心理学标准之分。心理 学认为,老年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学习以及 在常态应激情况下的情绪反应等能力下降,人对社 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减退的年龄 时段。老年人随着生理机制的衰退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当前社会中一些领 域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使老人承受着比年轻人的心 理和生理上的更重压力。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老年 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很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 环,生理上的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心理上情 绪消沉、抑郁、不稳定,而这种消极的心理特征反过 来加速生理上的衰退。老年人已成为最缺乏心理知 识的群体。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 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有资料表明,国外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8.1% ~25%⑴,我国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3%和11. 5%⑵。我国有1/4的省市老年人(>60岁)超过总人 口的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状况得 到广泛关注⑶。
1老年人健康及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出了相应 评价标准⑷
(1) 健康老人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内容:
① 日常生活能力。即独立生活能力,如洗澡、穿 衣、进食,以及操持家务如打电话、购物、做饭等各方 面的能力。
② 精神健康。主要指老年人没有精神障碍和精 神疾患。通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衰 退,焦虑、抑郁、固执、疑心、偏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会随之而来。健康的心理是长寿的主要条件。
③ 躯体健康。可以从老人的自我评价、慢性病 患病情况、活动是否受限等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④ 社会健康。指个人人际关系的数量与质量以 及社会参与的程度,如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与亲 朋邻里的关系、与单位、社区组织的关系是否良好等。
⑤ 经济状况。通过对老人收入能否满足个人需 要,或者能否得到他人的支持来衡量,包括子女赡养 是否到位等。
(2)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①智力正常。②稳定的情绪。③自我意识发展 良好。④心理行为与年龄、性别相适应。⑤和谐的 人际关系。⑥有优良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
2影响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
(1) 身体机能因素
衰老是从生殖成熟后才开始或加速的具有积累 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理和危害性的生命过程,在 此过程中机体越来越容易丧失功能,感染疾病,最终 死亡。老年人的神经原从60岁以后退化明显加速, 更新变慢,致大脑渐萎缩,重量减轻,易疲劳,记忆力 常减退,但并不影响老年人的智力,因为即使最聪明 的人也只动用了 1/3的脑细胞,说明相当多的脑细胞 是处于备用状态。现代医学表明:许多疾病都与消 极情绪有密相关,如精神病、高血压、溃疡病、糖尿 病、哮喘及癌症等,而乐观豁达、心胸开朗,可增强机 体免疫功能。⑸
(2) 心理变化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感知觉迟饨,明 显表现在距离感受器。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步 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智力方面表现为理解力、 计算力、判断力、分析推理、学习等能力下降。液化 智力一一与生物过程相联系的动力成分。如注意、 警觉、反应等有所下降。品化智力——指通过学习 而获得的知识、经验、专长等则比较牢固。绪方面 老年人情感脆弱,容易抑郁、伤感易激惹,暴躁。有 些则表现淡漠,迟钝。个性方面逐渐由外向转而内 向,容易自我为中心,保守,猜疑,心胸狭隘,爱发牢 骚。行为方面社会生活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和学习 能力减退孤僻,呆滞。有些则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 小题大做,冲动,谩骂,喋喋不休。
(3)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离退休后影响老年人心身健康最大 的恐怕就是与世隔绝,把自己己封闭起来,这样会加 快老化过程。老年人常出现的“老年离职综合症”, 表现为精神无所寄托,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无所事 事或情绪低落忧郁、失眠、心悸等。社会联系骤然减 少,这使他们感到不习惯、不适应面。
庭因素:老年人需要家庭的关心。生病时需 要照顾,再婚时也需要子女的理解和支持,临终时需 要子女和亲人在身边。家庭的关心是老年人心理保 健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不具备,老年人再努力也 不可能满意自己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需要家庭和社 会的帮助和关心⑺。
经济因素: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靠的经济 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由 于缺乏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使得这类老年 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的性情也比较郁闷,处 事小心,易于伤感。
3老年人心理保健
(1) 现代老年人心理保健认识确立生存意义: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岁月不饶 人,不能逞强,也不应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虽然社 会和家庭不再是靠老年人来支撑,但也不是老年人 已经没有用了。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老年人不仅应 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适度脑体运动:老年人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能增 强自己的体质,克服或延缓增龄所带来的各器官功 能的衰退。当然运动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去进行剧 烈的运动,而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兴趣,有选择地、 有规律地进行运动。运动不仅指的是体力运动,也 指的是脑力运动。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是体 力运动,下棋、打牌等则是脑力运动,适当进行脑力 运动能延缓人脑功能的衰退,能有效地延缓记忆力 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加强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 感和隔离感,可以提高自我价值感,可以赢得别入对 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形成互相关心帮助的格局,从而 促进心理健康。
家庭和社会的关心:社区、家庭、子女要多关心 老年人的生活,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以满足其精 神需求,使老年人能经常渲泄负性情绪,以防止和减 少老年心理疾病的发生。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健康 起着促进作用。专业人员要重视老年人的健康心理 保健和干预,帮助老年人提高应对能力。
(1) 中医养生及心理保健
中医中药在老年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所谓的“养神”,就是调养精神,也是中医养生保 健的一个重要内容。神在于养,养神的方法中医有 虚静养神和安心养神等内容。首先应乐观愉快,保 持心情舒畅。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即指 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 的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 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 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 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 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 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在形神关系方 面,《内经》已认识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御形体, 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要求人们做到 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 此外,对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个性心 理特征的种种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 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 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 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 料。《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 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地 说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 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 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二是守一,就是 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中,极 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内经》的“以情胜情”疗法,进 行了深刻的研究,还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明、清时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和特点,如 《摄生集览》中提出“养神为首”,即虽然保养之法可 数以万计,但养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与精神的关 系方面认为,指出不寐与情志有关,倡导“入寐之法, 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笺》中还提倡鉴赏书画、文房 四宝、各种花卉及游览、登髙等活动,以陶冶精神,实 为当今旅游、登山以健心身观点的理论之源,至今仍 给我们以方法论启迪。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对老年心理保健不仅局限 在“养神”等心理领域,而更加注重整体观、整体调 节。其调节方法涉及老年人饮食起居,衣着住行,各 种药粥、药膳、药酒、运动等。
我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成在特定的历史 背景下,由此出现心理健康知识断代的现象。临床 上心理医生接触过无数老年人,在面对子女离家、丧 偶、退休等生活状况的改变时,他们缺少必要的心理 调试知识,从而引发各种心理疾患。当前老年人保 健主要是药物、健身,很少有人考虑心理健康问题。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 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牢骚越 多越影响心理健康,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老年人心理保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使老年人能渡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