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重度病患心理研究
口腔科门诊病患心理护理
重度病患心理研究 2019-11-19 09:07
       引 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 作的必然要求。门诊口腔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员流动性大、心理反应各异, 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 有利于医院的医德、医风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我根据长期在的口腔科工作所获 得的经验,针对口腔科患者常见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就口腔门诊工作中的人 性化护理的经验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1 就诊前的心理护理
       就诊前的共同心理特点,是尽快就医并对治疗存在一种“恐惧”的心理。有 的患者看到刀、钳就心慌,看到“磨牙机”就浑身打颤;更有的患者惧怕见到血, 同时还害怕在治疗中会出现疼痛等等。
      1.1 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能使护士在短短几分钟内赢得患者的好感 甚至信任,这对其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 一印象的形成主要与仪表、服装、言谈举止、风度有关。在接待新病人时,护士 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和服饰等。另外口腔科科室的第一印象也非常 重要,努力为病人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宜人的诊疗环境:好的就诊环境直接影响 心理护理的效果,候诊室和治疗室应该保持淡雅、整洁、明亮、物品错落有致。 同时,也应放置品种不同的盆栽,绿化室内外环境,使人感到恬静、舒适,从而消 除或减少焦虑、烦躁的心理。
       1.2 细心地倾听 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聆听病人讲话是告诉对方我们尊重他,表明重视他 的意见和想法。同时,认真地听病人讲话能向病人表明他对我们很重要。同时 鼓励病人把心里的感受和压力说出来,对减轻心理压力是有益的。我们了解患 者病情及病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应尽量安排病人信任的医生,消除患者对医生 不信任的心理。当患者步入诊室时,医护人员要主动迎接病人。对于行动不便 的老年人,要协同家属将病人安置至诊疗椅上,调整椅位,使患者感到舒适,减 轻患者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疲劳。
       1.3 耐心地劝导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口腔诊疗专业知识的不够了解,导致了他们对口腔修复 有害怕和焦虑情绪。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他们把就诊想象得很玄妙,害怕术中 疼痛,不知道术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导致怎样的后果[1]。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 就诊前护理人员必须以亲切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 了解医护人员对他的就诊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从而产生安全感使患者放心,能 够愉快地配合医生顺利进行就诊修复。
      2 就诊时的心理护理
       就诊前消除或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只是为患者就诊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 件。更重要的是就诊的过程中要稳定患者情绪。按就诊的要求和患者的心态, 在口腔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同时,借助心理学知识,把就诊患者分为初诊稳 定型和不稳定型,分别予以关照。
      2.1 配合手术安抚好病人 有些病人适应医院的环境的能力比较差,例如紧张而严肃的气氛,面容憔 悴、痛苦的病人,大型、复杂的医疗检测仪器,这会使病人感到不安。随着就诊 的展开,吸唾器发出的“滋滋”响声,金属器械与牙体的撞击声及“锤击劈凿”所 产生的不适,大脑的动力定型机制承受了新的压力,可能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 甚至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生理变化[2]。因此我们护理 人员在术中除了做好配合工作外,还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加以及时疏 导,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进展情况,讲解术中出现的一些轻微不适是正常现象, 鼓励患者要坚强,或讲一些其他轻松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直至手术顺利 完成。
      2.2 以病患为本的术中服务 由于患者担心伤口的预后,另外颜面部外伤的患者担心是否影响容貌及生活,自费患者还担心经济费用。过多的担忧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带 愁容、心情不好,影响疾病的康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根据年龄、 性别、文化层次、职业性质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治疗、康复、预后及 美容整形等方面的知识及治疗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忧郁心理与不安。
       2.3 向病患阐明术中细节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从以往痛苦经历或从他人的不良议论联想到,如正畸 患者或儿童牙病者,年龄较小,对口腔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又对牙科检查、设备 和器械不了解,则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心里活动多随治疗情境而迅速变化。护 士在必要的时候要把器械性能以及备牙、钻牙、拔牙等目的和作用讲清,必要时 也可让刚结束治疗的患者讲述感受,交流中多给以鼓励,使病人有安全感,从而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可在身边配合医生,嘱咐患者如疼痛可举手示意,千 万不能闭嘴或摇动,以免牙钻损伤口腔或黏膜。
      3 就诊后的心理护理
      3.1 术后护理和保健知识普及 治疗结束后要告诉病人已顺利完成,使其紧张心理恢复到正常。同时要迅 速及时地清理或擦净患者口腔、面部及周围的污染物,减少不良刺激[3]。让患 者稍做休息待情绪稳定后,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教给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如:止 血棉纱应于术后30min~1h吐出,术后当天不要漱口刷牙,不要用患侧咀嚼,不 要吃过热的食物等,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口腔疾病,提高生活 质量,并且认真解答患者提问,使患者放心,愉快地离开诊室。另外,多数患者 牙齿治疗时一般要来院治疗 3~4次,前后时间须 3~4周,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 仍会有担忧顾虑,“补牙的地方不会掉吧?”“补的牙能吃坚果吗?”还经常会电话 咨询。因此在每次治疗后,护士还应详仔细对患者交待治疗后需要注意的事 项,如补牙多少时间后,才能吃坚硬的食物;若病牙出现冷、热、酸、疼等异常反 应时应及时复查。
      3.2 对待不同病患的周密考虑 外科正牙手术的恢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患者的耐心和等待。对于正 畸患者,由于患者大多是青少年,年龄较小,要反复提醒患者及家长,当戴上矫 治器后不能吃黏的、硬的食物,不能用前牙啃东西等,还要教会他们戴矫治器后 的刷牙方法,并提醒家长,要督促并检查孩子的刷牙情况,叮嘱孩子按医生要求 按时复诊。另外,如有托槽脱落、钢丝窜位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处 理,而对于矫治后戴保持器的患者,要教会他们摘戴保持器的方法以及保持器 的保养方法,否则,会影响矫治效果,导致治疗失败,并向他们介绍佩戴保持器 的重要性。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让病人更多地了解口腔 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等。
       结 论
     口腔科患者就诊的心理状态与伤口及疾病的康复直接相关,良好的情绪可 充分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动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操 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将过去单纯护理转变为对患者在身体、心理的全方位 关怀,使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样患者不仅顺利的 接受手术而且加深了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谅解,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实 践证明,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心理护理尤为重 要。护理人员更应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美学等 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