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重度病患心理研究 2019-12-20 14:02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科危重症,死亡率高,发病后,除及时用 药物治疗外,合理有效的护理及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影响,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现 将*-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1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3例, 女6例,年龄58-80岁,平均69岁,平均住院天数15.37,表现 为心前区疼痛者14例,心源性休克5例,伴恶心呕吐腹胀2例, 心律失常3例,治愈10例,好转6例,未愈1例,死亡2例。
2病情观察
2.1 胸痛的观察 主要观察胸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还是 心肌梗塞所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主要以闷痛为主, 常在体力活动后发作,向左肩部放射,经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 疼痛在几分钟内缓解,而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服用硝酸甘油后多 无明显缓解,部分消化器官疾病如胆囊炎、胃溃疡等,也可引起胸 痛,多为持续性,只要认真观察或仔细查体即可明确诊断。
2.2预防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在减少心肌耗氧量的同 时必须增加心肌供氧,并根据胸闷、胸痛的程度决定氧流量,若 胸闷、胸痛剧烈或症状不缓解持续时间长,氧流量可控在5-6,待胸闷、胸痛减轻或消失,氧流量可控在3-4,持续吸 氧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采用鼻塞法给氧,保持给氧通畅,每24小时更换一次鼻塞管,定时对湿化瓶进行消毒,保证有效的给氧治疗, 同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以预防或缓解疼痛的发作。
3 基础护理 病室应空气新鲜,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环境安 静,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心绞痛发作时有窒息性心闷等不 适,常使患者产生濒死感,造成烦躁,导致心肌进一步缺血缺氧, 病情加重,护士应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治疗,谢绝亲友探视,防止 不良的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 采取平卧位,适当对患者四肢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以减轻 疲劳,改善肢体组织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及压疮的发生。
4 饮食护理 急性期宜流质饮食为主,可予少量菜水、去油的肉汤、米汤、 果汁等,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步改为半流食,允许进食粥、瘦肉、 鱼类、蔬菜和水果等,应少量多餐,宜消化清淡富有营养,每餐半 饱或七分饱,以免增加心肌负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 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等,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 食物,如豆类、葱、蒜及过甜食物等。
5缓泻通便 心肌梗塞患者常因大便秘结用力排便而诱发心律失常,心 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护士要耐心说服患者在 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排便感觉费劲时做深呼吸,同时家人用手在患者左下腹做环状按摩,刺激肠蠕动,同时涂润滑油保 护肛门,必要时给开塞露,严重心肌梗塞或有并发症者,排便时 要口含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以防意外。
6心理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恐惧和 焦虑、抑郁等,因此在护理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氛围。 医护人员举止要大方,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多与患者 交流、沟通。要有良好、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空间设置和谐,物 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杜绝在患者面前 传达有关家庭、经济、工作等方面问题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 响,做好基础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的 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疼痛,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同 时可介绍一些恢复期患者与之交流,这对患者心理治疗起到重 要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 健康教育 心肌梗塞恢复期应加强对患者宣传有关疾病知识,如高血 压、心肌梗塞的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认识,指导他 们掌握健康的知识,如数脉搏、测血压等,合理安排饮食,培养良 好的生活习惯、服药方法、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服药要遵医嘱 执行,按时定期复查,外出时需自备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硝 酸甘油等,一旦发生心绞痛即可服用,避免造成长时间的心肌缺 血而再发心肌梗塞,同时也要做患者家属的家庭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