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1-02-01 09:58
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模式及思路,选取更适合学生心理的课程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人们良好行为的培育,主要提倡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们心中所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以及优秀品质,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并且获得良好的生活状态。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包含了积极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非常开放并且具有自我决定功能的系统,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修复。从整体上看,每个个体都可决定自我最终发展状态。在积极心理学中注重的是对人积极认知过程和积极人格的研究,了解这一人格的特点及创造力,致力探索人类美好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二、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在高职阶段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在传统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所运用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模式太过单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相对来说较为模糊,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当前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整和科学的教学大纲,并且根据学生学情及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较为平等公正的心理健康教育。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全新视角以及有价值的借鉴方向,使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切实从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入手,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及水平,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提倡的是一种新型并且积极向上的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更多的只关注学生负面心理的弊端,使得每一个教师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特质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应当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特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运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价值,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力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每个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经历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情绪体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主观感知以及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入手,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 改变教育模式
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持续性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向学生提供克服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使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是心理障碍时,可以及时到心理健康咨询室解决;还可定期采取匿名的方式调查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正面信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良品质。另外,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以往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自信心和生活自信心的缺乏,通过积极探讨让每个学生了解自身的优良品质,使每个学生能够构建乐观和勇敢的情绪和心理。
(四) 引导学生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目标
随着当前社会相关岗位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应当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善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都有一段迷茫期,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目标,提高自身的认知积极性和实现自我的主观幸福感,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意识。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可以灵活而正确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和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