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19-12-04 08:59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个 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从我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 题看,亦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中出现 了心理弱势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远离“郁闷”,保持 健康心态,应该受到学校的关注和重视。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岀了心 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 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 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 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 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 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 含: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 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 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 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 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 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 对生活环境不适应
人的一生中会有多次的生活环境变迁,每次环 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 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 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 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他们远 离家乡和亲人,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 大学生活,往往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遇到困难往往 难以适应,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心理承受能力 较差,一些原来感到“自我良好”的大学生在竞争中 相形见细,自尊心受挫,时间久了,心理问题逐渐形 成,严重者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 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 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 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2.不良人际交往障碍
从人的本质上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 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 对大学生而言,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 的集体当中,更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大学是通向 社会的桥梁,当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不断扩大交 往范围,通过交往获得信息,达成互相理解,满足人 际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条 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所面临的交往 情景。他们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会 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 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 会心烦意乱,及至在情绪上感到压抑。从品质道德 方面讲,自私、蛮横、孤傲、猜忌、心胸狭窄的人在集 体环境中不受人欢迎。同时,从小在封闭环境中长 大的学生容易发生交往问题,怕和人打招呼,怕与人 接触,在集体场合不敢大声说话,与异性接触感到紧 张等心态,这些都与缺乏社交经验有关。大学生因 受客观因素与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 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心理障碍的出现。
3. 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 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 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 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 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 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发情绪低 落;有的面临几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 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因误会或为误解猜疑所困 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痛不欲生,并由 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等 等。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因 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 校园也不在少数。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 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关爱, 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孩子 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致使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 期延长。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 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 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 长依赖性强。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 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 父母的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不能约束自己的 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认知能 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长期 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 生的过程中往往釆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 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 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当代大学生 的心理问题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 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产 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 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 碍。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时呈现潜伏状态。陌生的 大学校园环境也使学生感到新鲜与好奇,对新事物 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尽 管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 自我调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 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高中时期形成的心理问 题,在新生入学阶段,其症状往往有所减轻甚至消 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彻底摆脱了心理问题 的困扰,心理障碍仍以潜伏的状态继续伴随着他们, 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波动时,心理 问题又会复发。
2. 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 发生,目前很多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 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 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 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 面对情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 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心理健康 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 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 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埋下了诱 发心理问题的隐患。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 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是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 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 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 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 准的片面理解,通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 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此外,是对 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 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 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情绪不良、心态失衡 或是压力过大等情况时,认为一时的心情不佳只是 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 己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 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 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他 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 其正常的生活时,才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或是寻求 心理咨询的帮助。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 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 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 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 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 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 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 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 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 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 温暧°
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 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 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 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 档案,进行跟踪调査,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 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 读物等。
3.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心病还得心药医”。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 用心理学技巧帮助病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 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 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应 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 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有意识 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自信、 乐观、坦诚、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
五、总结
大学生是我们的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之可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