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针对特定人群开展关于健康促进干预计划的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4-06 08:44
       一、前言
     通过对健康促进学科的研究,运用理论依据,并通过对特 定人群在身体状况、饮食与作息习惯、心理状态、社交及工作情 况的观察调查,找出其中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形成原因,并制 定具高度可行性的健康促进方案。意在使优点延续.对缺点改 进,经执行方案并严格督促后,使该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得以 提高,从而影响身边更多人对自身整体健康状态的关注。
     二、研究对象
     15-20名长期生活在广州从化市的普通人群,年龄均约 40—50岁,相互是亲人关系,男女比例均衡。 研究内容:
     1、身体情况: 研究对象具有相同血缘关系,外貌体型匀称平均,身高标 准(女性身高介乎160—165cm,男性约165—175cm),未发现家 族遗传病史,但部分对象具有白发生长年轻化的特征,或与基 因遗传有一定关系。
     2、饮食与作息习惯: 饮食习惯较均衡,荤、素、蔬果互相搭配食用,不挑食。但煮 食时多盐、多油,调味浓郁;且习惯选用脂肪含量丰富的肉类进 行烹调。 此外,生活作息方面没发现明显睡眠障碍,也无其他不良 作息习惯。
     3、心理状态: 按照本人主观分析,研究对象年龄主要介乎40—60岁间. 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家庭状态均趋于稳定,无出现重大挫折或 转折,心理状态良好。
      4、社交及工作情况: 研究对象大都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工作情况稳 定,部分对象接近或已退休,目标明确,性格踏实稳重、开朗、待 人热诚,喜广结朋友。且非常重视维护亲人间关系,相互感情融 洽,交流频繁。总体情况较稳健,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广泛的、健 康的社交关系。
      情况分析:(积极点与消极点的发掘) 研究对象身体状况良好,未发现家族遗传病史:生活作息 习惯优良,积极并热爱体育锻炼,游泳、栽种、踏青等,都是他们 感兴趣的运动;工作状态稳定,社交关系融洽。这些习惯都对身 体健康的促进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与以上积极习惯共同存在的,是另一些让大家感到 忧虑的不良习惯:
      (1)上文提及“部分对象具有白发生长年轻化的特征,或与 基因遗传有一定关系”,在经过表层观察后,或许与其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 据其家族宗亲谱记载,约300—400年前,此家族原生活在 河南洛阳一带,后因各种原因南迁,数经波折后定居于广州北 郊从化市。且祖辈为农,祖父母也有乡里农耕经历,自上世纪80 年代才逐渐转移至城市生活和工作。因深受河南饮食文化影 响,其具有微辣、油重、好白酒,调味浓郁的特点;另外,也有逐 渐南迁的客家人特质,迁移族群的食材因难以保存,故多使用 盐进行保鲜和食用;再者,定居后世代农耕,生活艰苦,日常消 耗体力大,易致食欲降低,故习成挑选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食 材进行烹饪,煮食味道浓郁的习惯。认为这样制作的食物更香 浓可口,易使食量加大,体力恢复加快。因以上地理、历史、生活 环境等因素,形成了重油、重盐、好白酒的饮食习惯。这样的习 惯会使脂肪积聚造成肥胖,肾脏负荷加大.较易导致高胆固醇 并由此诱发各相关病症,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2)研究群体属中年为主,老年为辅,心理状态稳定,社交 圈子相对固定,相互关系密切。几十年的交往习惯,形成了一种 固定的和相似的价值观。但是,对于当前近十年新涌现的一些 文化观念、社会主流思想、青年人思想潮流,则不能相对积极的 吸收接受,与20-30岁人群有一定的年龄代沟。
      制定对策:
     (1)制定简单的日程时间表,明确订立午休和晚休的起始 时间,养成长期的、稳定的、健康的作息习惯;
     (2)购买一些刻度显示明确的调料器皿,制定相应的日均 调料摄入要求,严格控制盐、油、糖等调料的使用。并在原烹调 习惯稍作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15天或20天), 逐步减少调料的使用量,直至降到科学饮食的使用要求;另外, 通过资料搜集和讲解,对人群作合理科学使用调料的引导,消 除抵触心理:
      (3)提高日常饮食中蔬菜、水果的摄入比例,并用科学的营 养学知识,指导大家正确的用餐顺序;
      (4)指导并提倡大家使用各种新媒体接触资讯及社会动 态,主动了解社会主流群体的观念和思想。另外.中青年后辈也 要更积极地增加与长辈间的交流,增加各年龄层次人群思维上 的交流,减轻年龄代沟的影响。
      通过对特定人群健康促进干预计划的探讨和研究,初步接 触了人体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的评估知识,对本科目的深入 学习建立了基础。我认为,这份计划还是需要更多相关知识的 补充,才能够具备操作性,才能够真正解决特定人群的健康困 境。所以,我也希望继续对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的学习.用知识的 力量影响更多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