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谈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1-06-04 16:09

青少年期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

的成熟,青春期便踏着轻盈而欢快的步履悄然而至。此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

渐次成熟,这意味着他们将由一个依赖于成人抚养教育,主要按照成人和社会所制定的规范生活的孩子,逐渐转变为能够独立生活、自主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他们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

从生理学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即将具有生育能力

的时期;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心智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具有抽象与逻辑思考

的能力,且情绪较稳定者;社会学角度即表明青少年开始于性成熟,结束于独立应付社会问题;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儿童"心理

墙"向成年"心理墙"的过渡,是一种质的过渡,包括身体、生理、社会心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过渡。

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体重是身体发

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了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他们的体貌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进入青少年期,

自我意识产生质变,他们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外部特征,而且少年开始关心自己注意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人用"疾风暴 雨"来形容,人们认为平常的是是非非,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有时他们的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这些烦恼和激情是他们自己难以控制的。如果消极情绪转化为心境,会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的情绪背景之中。在这种心境和情绪背景的条件下,遇到不满之事,遇到挫折或对抗,很容易暴发突发式的情绪,尤其是父母面前更容易失控。虽然在平静下来时也会感到后悔,但又常会复发。

青少年时期,已经不再像小孩子一样了,都愿意把更多的事情和秘密放在

自己的心里,或者和自已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同学或者伙伴交流。在环境的影响

下,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自我,有时候甚至有较强的独立倾向。这是很正常的。

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自由的空间,而每每在这个时期承受能力也是比较差的。表现起了一部分的封闭性,与父母交流开始有些障碍了,而与同伴之间却有共同的语言。随着身体的

逐渐成长,青少年的生理都发生了变化,比如男的出现了胡须,女的声音开始

变的细腻和温柔了,男女的腋毛开始增长等。而这个时期,身体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情绪控制不稳定、而且容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自身容易产生怀疑、不信任感。随着生理上迎来了又一次的发育高峰,尤其性迅速发展,迅速成熟。这就使得一部分的青少年对自身的性特征变化产生了兴趣。而且开始关注有关

性方面的知识和事情。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曾说∶"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也许就是初步的性的兴趣。"青少年对性的兴趣和好奇是普通正常的,是起性意识觉醒的表现。但是很多青少年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遗精现象,或者女孩子在月经第一次到来的时候,都表现有焦虑、害怕、恐慌、甚至不知所措。因而家庭和学校在这些方面都应该积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去面对这些事情。

首先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第一,学会倾听,学会闭嘴,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己的孩子。然后根据他的表象,考虑一下怎样去做正确的引导。第二;

对于身体的第二性征。家长要提前给孩子沟通,及时正面引导。以免孩子因此而产生害羞、丢人的心理。或者惊慌失措、造成不良的后果。第三,让家变得温馨。亲情可以淡化一切、亲情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

其次要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

康,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与此同时学校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专题讲座等。

青少年时期常常被人们描述成疾风骤雨的时期,而我认为青少年时期是疾风骤雨之后花蕾转变成花朵的时期,最具有生命力的时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拥有健康的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