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浅析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1-10-19 16:09

随着社会现代化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引发了社会整体环境的大变革,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也随之变化,各种竞争、压力席卷而来,从而导致外界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加之,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的变化时期,这使得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L.、情绪、人格障碍,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等方面。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

从人成长的角度上讲,青少年阶段属于人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不完备,加之心理与生理成熟的不同步,以及过度地依赖社会和家庭等原因,致使他们的焦虑感更胜于成年人,遇到的挫折也会更多。因此,青少年在这一阶段中的精神疾病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诸多不健康的行为也均是在该时期内发生的。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在对北京近2万名左右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接近32%的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在这些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社会环境中的竞争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日趋复杂化,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仅作用于成人,同时也涉及到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学习的压力不能仅仅依靠减负、素质教育全面化解,当前的考试机制仍然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构成了严峻考验。有部分青少年不能正确面对考验而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如压抑、厌学、嫉妒、自卑等。

(二)社会信息的传播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外文化得以充分交流,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一些不良文化的传播也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可以通过影视、报刊、音像制品,以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信息,在这些信息传播渠道中,不乏带有色情、凶杀、迷信、暴力等倾向的不良信息。

(三)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社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如贫富差距过大、不正当竞争、腐败贪污等问题屡见不鲜。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价值观、信念、理想等品质形成阶段,但是社会中的这些不和谐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负面效应,甚至扭曲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部分青少年增强了对物质享受、权势、金钱的过分崇拜,在思想上形成了读书无用论、金钱万能论等消极观念。

三、基于社会文化因素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解决途径
(一)制定和调整涉及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方针政策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能否妥善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国家在制定和调整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工资待遇、人事制度、文化教育等涉及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方针政策时,在考虑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成长发展需求。

(二)完善社会流动机制

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发展中的冲突和.L.矛盾,还有助于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以高考的形式取得大学录取资格是社会向上流动的合理机制,但是高考分数线的因地致异、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对学生高考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成为青少年产生压力感和不公平竞争感的重要因素。

(三)发挥社会传媒的积极作用

社会传媒应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和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的责任,学校、家庭、社会应与社会传媒部门合作,彻底查处色情、暴力、淫秽等游戏制品和音像制品,杜绝一切与黄色、暴力、凶杀、迷信等相关不良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环境,从而营造一个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之,人们在重视改善学校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的不利影响,使家庭、学校和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担负起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