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王作的几点思考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18-06-25 11: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中小学德育工作寄托着千万家庭的希望, 事关党的事业、 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今年, 市委 、 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 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精神,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推进。

        坚持目标导旬, 实施精准育德。 徐特立先生指出: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 而忽视培养的方向,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品德。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哲理, 是丰富的德育资掘。 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深入挖掘和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丰富中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组织经典吟诵, 让学生口读心记, 吸取古人智慧, 潜移默化地将传统美德化为自身内在能力。 开展书法绘画练习。

        传统戏剧学口昌 、 古乐欣赏等, 培养学生高雅艺术鉴赏力, 以艺育德、 以德促学, 升华品行气质。 开展 “我们的节日 ” 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追思慎远、 缅怀先烈。开展 “写家训、 传家风” 活动, 传递爱国、 孝道 、 勤俭、诚信文化, 涵养学生品德。 二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健全的人格决定了人的一生。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时期,要营造各抒己见、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培育学生创新精神g要建立公正、 平等的师生关系, 尊重 学生人格, 让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注重激励教育,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 微小发现、 助 人为乐行为等给予鼓励表扬,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 树立荣誉感和进取心。 组织学生参加以班级、 小队为单位的竞技活动, 让学生在争取集体荣誉过程中, 强化集体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班级、 学校管理,参与社团活动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自律能力, 努力培育社会人。 主要加强心理教育辅导。 心理健康是中小学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 根据宁波心理卫生协会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 2013年, 我市有13%的中学生和14%的小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市、 县(市)区、 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网络建设, 配齐培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 建立校内外共建、 区域内互通、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 突出青春期生理特征变化, 结合卫生课程, 将两性差异及青春期特征讲明白, 帮助学生了解身体变化、 性格差异、 情绪反应等与年龄的关系,“增强学生情绪调节力, 努力做好做实 治未病” 工作。

        坚持责任导向, 统筹结合育德。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 家庭、 社会三方协力参与,共同推进。一是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明确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将中小学德育教育渗入建校目标,融入学校 训三风”建设, 纳入学校等级评定和校长综合考核内容。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成立德育导师团队, 打破德育工作由“班主任 独当一面” 的格局, 推进全员育德。 构建师生双向选择的德育辅导机制, 以一位导师对多名学生的方式推行结对教育, 提升教师对学生关注的深度、 广度,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建立德育工作利益机制, 将学校干部考核、 任用、 提拔及教职工的职称评定、 评模彰先、师德考核等级评定等与德育实绩挂钩, 促进教职员工创新育德。 力[I大德育考核力度, 将学校德育纳入学校长期 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文明校园评选前置条件, 促进德育工作落地。 二是家庭要发挥好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建立家校通, 学校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及表现情况, 向家长提出德育意见, 实现学校、 家长、 学生之间的互联沟通。 健全家校协作机制, 明确每学年家访、 校 访次数, 促进家校交流, 弥补单方面德育缺失。 建立家长学校, 对家长实施家庭德育能力培训, 努力提升家庭 德育水平。 成立家长委员会(理事会), 让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及管理工作, 将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融合推进, 组织家庭德育经验交流, 让优秀品德生家长介绍家庭德 育体会, 分享经验。 开展家庭教育地方立法调研工作, 椎动家庭德育上位。 三是发挥社会德育资源作用。 充分 发挥社会德育资源,组织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最美人物进校园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 用道德典型的先进事迹感召学生、 引领学生。 加大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 搭建 中小学生社会道德实践平台,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微公益等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感悟道德, 增强道德自觉。 充分发挥好社区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突出作用, 动员组织社会 “五老” 人员参与德育工作, 将中小学社区活动与接受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拓展德育阵地。 大力推进乡村(城市) 学校少年宫、 假日学校建设, 全面推进 “春泥计划”,实现校外德育网络全覆盖。加强校、 村 、 企共建共育, 保障小候鸟 、 留守儿童、 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努力实现德育工 作全员、 全天候开展。

        坚持个性导向, 分层分类育1怠。 中小学生既需要获得知识,获得感情体验,更需要寂得精神的充实和升华,需要个性的发展和张扬。 德育工作要尊重、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一是分类确定德育目标。 依据《宁披市中小学生德育发展指导体系》, 针对不同年龄段道德认知实际, 学校制订不同的德育教育规划, 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阶段要把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养成、 加强诚信友善晶质培育作为重点内容加以灌输教养,初中阶段要把公民道德内容学习掌握,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说明、 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担当s高中阶段要突出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教育,加强时事政策、法治品格的教养,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 树立家国情怀。 二是针对认知冲突点实施育德。 思想认知决定了人们的品德修养个行为养成。 德育工作要把准学生思想认知中的矛盾冲突点, 以情感引导实施针对性 教育。 学校要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现实生活境遇, 德育老师通过个体谈话, 掌握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 找准 矛盾冲突点, 确定德育课题, 开展专题辅导, 有针对性 地帮助学生解决道德情感冲突, 引导学生实现道德修养提升。 例如:单亲家庭的父(母)爱缺失、 网络及艺术作品中的乱象、 人的社会价值评估错乱、 高中生青春期的两性话题等现实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冲突, 引发学生的道德认知迷茫, 德育工作需要就一些倾向性问题或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帮助学生解惑, 培 养正确的情感认知。 三是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 坚持 面向全体和发挥个性、 特长相统一的教育原则,对个’性 、特长表现得明显、 强烈的学生, 学校要协调好家庭, 共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 学科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鼓励学生 “别出心裁” 、 “标新立异” , 让每个学生尽显其长, 让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 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