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孕产期心理方向
产妇抑郁情况分析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19-11-18 09:30
         产妇抑郁是一种症状轻、病程短、预后良好的情绪改变。近年来,许多精神病专家认为产妇抑郁属一种良性精神障碍,为了解我市产妇抑郁发生情况,现将我院 2004年 1月至 6月 分娩的 204例产妇进行调查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调查对象为本市户口,无精神病史及人为障 碍并无其他病史的,2004年1月份至 6月份足月分娩的产妇, 正常产,137例,吸引器助产 9例,剖宫产 58例。
        1.2.方法 调查采用自评抑郁量表对产后1个月内 的 204例产妇通过专访直接见面调查,诊断标准按SDS评分 标准,评分指数在0.5分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分为轻度抑郁,0.6-0.69分为中度抑郁,0.7分以上为重度抑 郁.
        2. 结果
       2.1产妇抑郁发生情况 304例产妇中,发生抑郁症状,67例,发生率为,32.84%,其中轻度抑郁 65例,97.01%,中度 抑郁2例,2.99%。
       2.2产妇抑郁与新生儿性别的关系 204例产妇中分娩男 婴 139例,发生抑郁症 35例,发生率为25.18%,分娩女婴132例,发生抑郁症32例,发生率为24.24%,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2.3分娩方式与产妇抑郁的关系 204例产妇中,正常产137,发生47例,发生率为34.31%,吸引器助产9例,发生 ,4例,发生率为 ,44.44%,剖宫产,58例,发生,16例,发生率为,27.58%,三种分娩方式,以吸引器助产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最 高,统计学处理P<0.01。
       2.4产妇文化程度与产妇抑郁的关系204例产妇中,文化 程度大专以上,31例,发生抑郁,12例,发生率为,38.71%,中 专 163例,发生抑郁,55例,发生率为 ,33.74%,小学以下10 例,均无抑郁发生,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发生率越高,统计学处 理 P<0.01。
      2.5产妇职业与产妇抑郁的关系 204例产妇中,干部,52例,发生,20例,发生率为 ,38.46%,工人和其他职业 88例,发 生,26例,发生率为,29.54%,待业和家庭主妇 ,64例,发生,21例,发生率为,32.81%统计学处理 P>0.05,说明产妇职业 与抑郁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3讨论
       据国内文献报道,产妇抑郁的发生率为50%左右。本调 查为32.84%,比报道低,可能与调查对象和诊断标准不同有 关,本资料用SDS表进行诊断,基本反映了我市产妇抑郁程 度,本文结果表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的发生无明显关 系,提示新生儿性别不是产妇抑郁发生的直接原因,但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在农村部分人群仍存在,本文结果与调查 对象是城市产妇有关.
       分娩方式与产妇抑郁有关,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抑郁的 发生有统计学差异,产钳、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抑郁发生率 最高,说明与产妇心理准备不充分,突然的躯体和心理应激造 成心理不平衡有关.
       产妇文化程度与产妇抑郁有关,产妇抑郁发生率随文化 程度升高而上升,说明文化程度高者知识面广,考虑问题多方 面,思想情绪较复杂,对妊娠和分娩心理压力大有关,但产妇 职业与产妇抑郁无明显关系.
       产妇抑郁是一种良性产后精神障碍,一般不需药物治疗. 但为了产妇身心健康,应加强孕产妇在围产期中的精神卫生 保健,做好预防工作。通过产前筛查和孕妇学校开展有关妊 娠,分娩,产褥及新生儿养育宣教及时处理孕期中发现的异常 情况,尽可能消除孕产妇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以良好的心 态对待分娩,对有焦虑和手术产的孕产妇应加强心理卫生保 健,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对产后抑郁患者,通过家庭随访给予 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种困难,树 立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