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孕产期心理方向
产后抑郁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0-04-16 09:25
      分娩使产妇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情绪体验,导 致部分产褥期妇女出现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了产 妇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 相关心理社会因素,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 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 分娩的足月、单胎、健康初产妇为调查对象。人组条 件:既往无精神障碍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史,文化职 业不限,知情同意,自愿合作,能理解问卷答案,独立 完成问卷内容。共入组350例,年龄21 a~35 a,平 均27.5 a;城镇妇女138例(39.43%),农村妇女 212例(60.57%)。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对产后42 d返回本院体检的产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EPDS满分为30分,总分≥13为产后抑郁状态。
       1.2.2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IO.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Y2检验。
      2结果
     2.1产后抑郁发生率EPDS测评,350例产妇中符合产后抑郁标准者77例(22%),其中轻度90.6%,中度9.4%。最早于产后第3 d出现,最晚于产后第35 d出现,多数于产后2 w出现症状。
     2.2不同因素对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见表1,表1显示,产妇的年龄、学历、婴儿性别、分娩过程、婆媳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O.05);夫妻关系、产后护理、居住条件、产后睡眠状况不同,对产后抑郁影响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而产妇的职业、家庭收入、喂养方式不同,对 产后抑郁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产褥期抑郁的诊断,许多指标带有一定的 主观性,因此目前的诊断多以Cox等编制的EPDS 为标准[1]。国外使用EPDS调查的产后抑郁发生率 为10%~15%,国内为10.2%~17.9%[2]。本调查 为22%,高于国内外报道;轻度占90.6%,中度占 9.4%;因轻度发生率极高,常有一定的隐匿性,不仔 细进行问卷,不易被发现。
     本调查显示,产后患抑郁的产妇的负性情绪与 下列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产妇的年龄大、学历 高、婴儿女性、婆媳关系紧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至关 重要(P<0.05);而夫妻不和睦、居住环境差、产后 护理差、睡眠状况差更是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社会 学因素(P<0.01)。年龄偏大的产妇,由于自身机 体条件相对较差,妊娠期并发症较多,使产褥期出现 各种心理障碍,易造成产后抑郁的发生。研究发 现一1孕期的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预测因子。又因 大龄产妇分娩紧张,增加了难产和抢救的概率,反映 了大龄产妇不良的产科转归,成为产后抑郁的危险 因素“]。学历越高,考虑问题越广,情绪较复杂,担 心孩子以后的成长、教育问题,致使产后思想负担较 重,影响休息和睡眠,使产后抑郁发生率升高。
     本资料显示,生女婴的产妇EPDS评分较高。说 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吴红军=5]、顾明芳=6:等 报道不符,可能与地区有关。我们这里地处半山区, 农村相对落后、封建。由于重男轻女思想部分人群中 依然存在,有些妇女生女孩自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地位低下,感到自卑、沮丧、烦恼,使 产后抑郁发生率高。因此,产科医生应该在孕期对 孕妇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援助,势必可以缓解产 妇对新生儿性别的心理冲突,消除或减轻产后抑郁 的发生。
     分娩方式不满意,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升高,说明 与产妇的心理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心理失衡有关。 我们常见的剖宫产术,是一种非生理性的过程,孕妇 在术前高度紧张、焦虑。担心并发症的发生等,对产 妇的情绪影响很大。另外剖宫产术大多较顺产者失 血多,失血可能导致大脑皮层处于抑郁状态。故而产 后抑郁发生率高。医务工作者,必须做好产妇思想 工作,增加阴道分娩的信心。
     分娩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情,夫妻关系良好,不 仅可以提高产妇的自尊。而且对缓解产褥期紧张和 压力,维护产妇的良好情绪有重要意义。有文献报 道¨],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的最大危险 因素。妊娠分娩是妇女一生中较脆弱的阶段,除身 体需要照顾外,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和支持。除丈 夫外,婆婆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关心也很重要。家庭 其他成员应多抽出时间,抽出人力更好地照顾产妇 及婴儿,使产妇更好地休息,放松心情,顺利度过感 情危险期。居住条件差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较高。可能与产妇的生活环境差、家庭人员多、拥挤, 影响产妇的睡眠哺乳等,导致产妇心理失衡有关。 睡眠较差的产妇,因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苦恼郁 闷。吴红军心3等认为,睡眠差更可能是抑郁的临床 表现。
     总之,我们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的心理卫 生保健工作,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已经存 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并给予更多的心 理社会支持,使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从而降 低产褥期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