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模式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0-06-17 08:35
妊娠及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生理刺激及其他 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孕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功能和内分泌 功能紊乱,特别是无分娩经验的初产妇,更易出现负面心理, 对后期分娩结局和产妇恢复均会造成负面影响 [1]。有效的心理 干预能够帮助孕产妇学会主动调节自身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尽快转变自身角色,从而提高分娩质量。本文选择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88 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研究传统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上述时期 88 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 照组 44 例,年龄 22 ~ 37 岁,平均年龄(29.34±3.54)岁;孕 周 37 ~ 42 周,平均孕周(39.5±1.1)周;初产妇 21 例,经产 妇 23例。观察组 44例,年龄 24~ 38岁,平均年龄(30.12±3.77) 岁;孕周 38 ~ 42 周,平均孕周(40.02±1.2)周;初产妇 25 例, 经产妇 19 例。本次研究所有孕产妇均为足月分娩,且均无妊娠 并发症。两组产妇在基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①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孕产妇文化 程度及知识掌握程度为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 的分娩知识认知程度,提高孕产妇的护理配合度 [2]。②加强沟 通方式。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孕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 想法,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孕产妇的疑问给予有效准 确的回答,充分缓解孕产妇的消极情绪。③放松训练。护理人 员指导孕产妇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训练,首先帮助孕产妇平卧, 按面部、颈部、上肢、下肢的顺序进行肌肉放松,并为其按摩 四肢,早晚各一次,每次 20 ~ 30 分钟。④家属心理干预。护理 人员除对孕产妇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外,还需对家属进行心理指 导,帮助家属了解孕妇分娩的相关知识,给予孕产妇支持和关心, 使产妇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有效缓解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孕产妇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评分表对孕产妇进行 焦虑和抑郁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孕产妇心理状态越差。②孕产 妇妊娠结局。由护理人员记录孕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及 术后出血率,并作出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SP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 数 ± 标准差(x- ±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 分组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说明观察组孕产妇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 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孕产妇数据比较差 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多数人们精神时刻处 于紧张状态,孕产妇长期处于该社会环境下,加之自身妊娠反 应的影响,更易出现不安、焦虑情绪,严重者会威胁到孕产妇 或胎儿的生命安全 [4]。妇产科心理干预是一种重视孕产妇内心 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沟通、放松和冥想训练等 方式有效缓解孕产妇的不良情绪,不仅能够让孕产妇正确面对 妊娠分娩过程,还能确保孕产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吴慧萍等 [4] 学者在研究中将 150 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 结果发现,观察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产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 组孕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阿式分值方 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 察组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本次 研究结果与吴慧萍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孕产妇的负面情绪, 可帮助孕产妇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从而改善心理状态,为母婴 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