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心理干预策略及其效果分析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0-07-13 09: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1]。对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是与其建立良 好的、密切的人际关系。感情上的融洽、高度的信任感是干预成功 的关键。孕产妇心理的显著变化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还与社会 环境等因素相关。本院在临床中应用了一套改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心理干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在本院产前门诊初诊并决定在本 院分娩的孕产妇3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6例,干预组160例。入选 对象均无精神病史及确诊的脑部疾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上为孕产妇举行心理讲座和个体指导等心理护理干预,产后随访 6周。干预组护理策略如下。
1.2.1 心理讲座 对干预组实施心理知识讲座,正确对待“妊娠”问题,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同时设立心理咨询热线,随时为 有心理问题的孕妇提供心理辅导。
1.2.2 个体化指导 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师开展个体咨询,先 作出评估再采用一般性心理治疗法和个别深入心理治疗法进行 心理干预。
1.2.3 待产期的心理关怀 ①为孕产妇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 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理。②开展孕妇学校,每周有专 家为她们授课或给予一些技巧的指导,发放本院自编的《孕产妇 健康教育手册》,该书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待产妇充分了解分娩的 全过程,使其在认知精神和心理方面不断调整,提高应激能力。
1.2.4 分娩中的心理干预 产妇进入待产室后,由于来到一个陌 生的环境,害怕医务人员不负责任,担心自己不能得到很好的照 顾,自己怕疼痛不能很好地与助产士配合,而产生紧张和焦虑的 情绪[2]。因此本院开展了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助产士热情接待 进入产房的孕产妇,主动介绍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消除她们的 陌生感,与之进行交流,讲解一些分娩时的技巧,使用一些放松技 术,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另外本院开展了家庭式产房,允许产妇 丈夫、家人或有经验的亲人陪伴分娩,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 的安慰和体力上的支持,减轻孤独感。对产妇因疼痛发出的叫喊, 助产士不能呵斥,应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了解他们的感受,切忌 讨论工作以外的话题,否则她们会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感,认为 医护人员不负责任,对自己漠不关心,而担心自己和胎儿的安全。 随着产程的进展,助产士应告知产妇和家属一些信息,树立他们 对分娩的信心。此外,应为孕产妇提供舒适的产房环境,孕产妇分 娩时在产床上保持一种姿势不变,极易产生疲劳或不适,不能很 好地用力屏气配合分娩,由于产妇用力或疼痛,很容易引起口渴、 出汗。因此助产士应关心、体贴她们,操作时应沉着冷静、忙而不 乱。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胎儿娩出后,产妇易情绪激动, 影响子宫收缩的调节,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应及时给予宫 缩剂,同时应稳定产妇的情绪,告知婴儿性别,让产妇拥抱婴儿, 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让产妇体验做母亲的感觉,增加母婴 感情。胎儿的性别也许与产妇预期的相反,这样产妇会产生抑郁 情绪,助产士应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家属给予爱的表达,不要有性 别歧视,消除产妇的顾虑。
1.3 评价指标 根据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采用抑郁自 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 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孕产妇抑郁程度比较,见表1
表 1 2 组孕产妇 SDS 评分比较 例(%) 组别 干预组 对照组 Z 值 P 例数 160 166 正常 104(65.0) 78(47.0) 轻度 37(23.1) 47(28.3) 中度 18(11.3) 29(17.5) 重度 1(0.6) 12(7.5)
2.2 2组孕产妇焦虑程度比较,见表2。
表 2 2 组孕产妇 SAS 评分比较 例(%) 组别 干预组 对照组 Z 值 P 例数 160 166 正常 126(78.8) 95(57.2) 轻度 20(12.5) 34(20.5) 中度 9(5.6) 26(15.7) 重度 5(3.1) 11(6.6) 焦虑程度 抑郁程度 3.663 <0.01
3 讨论
3.1 有心理问题的孕产妇其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产程延长等 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抑郁和焦虑是围产期妇女常见的心理反应, 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心理干预,容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因此,探讨孕 产妇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并找出疏导心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 孕产期保健质量,保证孕产妇身心健康。
3.2 随着分娩期的临近,特别是进入产程后,对照组产妇的焦虑 和抑郁水平持续上升,而干预组产妇经过心理干预后,焦虑和抑 郁水平明显下降(P<0.01)。说明心理干预对减轻待产妇焦虑程度 起着肯定的显效作用。心理干预就是要帮助待产妇克服孤独无助 的感觉,营造家庭化分娩的氛围,产生由痛阈提高而带来的愉快、 兴奋、自信等正性情绪。本研究通过交谈,引导孕产妇放弃区域社 会文化造成的曲解认知,通过医学知识教育和已有生育经验护士 的示范,使其以合理的认知替代不合理的认知,解除心理障碍,改 变对分娩的认知评价,从而减小分娩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压力 源,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3.3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近临产后情绪紧张而出现一系列表现,如心率 加快、呼吸急促、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子宫收缩乏力、宫内缺 氧甚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针对不同个 体,采用适当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宣教,使她们减轻对分娩的恐惧 感,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对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心境平和有积极的意义。李素梅等研究发现,心理干预从原因调 节和反应调节入手,关注患者整个产褥期的心理过程,比只注重 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要好,医护人员“一对一” 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紧张忧虑和抑郁情绪,可以消除其因无 知而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3]。 3.4 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有目标地对孕产妇本 人及其家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资源,以各 种形式宣传围产期保健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 识和能力,树立良好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