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孕妇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孕产期心理方向 2020-08-04 09:16
临产指即将进入分娩期的妊娠阶段,其征兆为怀孕晚期见红,宫缩有规律并逐 渐增强每次持续三十秒或更长时间,两次宫缩间隔五六分钟,无法使用镇静药物抑制 [1]。此过程中孕妇可能因为对分娩缺乏足够了解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 响分娩结果。为进一步明确临床孕妇心理护理研究进展,我院进行了如下综述 :
1 临床孕妇心理状态 进入待产室后,临床妇不得不面临陌生的医护人员和环境,个别医护人员热情 度不高,产前检查的刺激都可能使临产孕妇出现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1 产生焦虑 焦虑是孕产妇最为常见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现阶 段可用于测量焦虑情绪的量表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综合医院焦虑 / 抑郁量表(HAD)等,但几乎没有针对临产孕妇特制的心理状态评 估量表。状态特质焦虑焦虑问卷(STAI)可直接反映患者内心感受,对患者现阶段状 态和其他焦虑症状严格区分开来,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焦虑情绪评估工具 [2]。
1.2 产前抑郁 产前抑郁的主要表现为神经递质改变 , 如皮质醇增加等 , 并通过胎盘影响腹中胎 儿。我国对临产孕妇抑郁情绪的研究相对落后,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患病率的层面。患 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积极性不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抑郁情绪的产生 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经验不足、过于重视腹中胎儿性别、行动不便等,担心自身不适症 状影响腹中胎儿健康、胎儿出生后经济压力过大均可能诱发产前抑郁情绪。
2 负面情绪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用相应的语言、动作、姿态、情绪等措施缓解患者不良 情绪,消除孕妇思想顾虑,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心态,提高分娩过程中的配 合度,推动分娩顺利进行,提高分娩安全性。针对临床孕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护理 :
2.1 营造良好环境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扫病房,保持病房整洁卫生,做好通风工作,保持室内湿度 温度适宜(湿度 :40%—60%,温度 :22℃—26℃),勤换洗病号服和床上用品,确保 基础设施齐全,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躁的情绪。
2.2 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通常情况下,临产孕妇和家属心理状态都异于平常,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 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孕妇解决疑惑,促使孕妇以积极 乐观的心态应对分娩过程,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分娩过程。和 谐的护患关系能够促进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而和谐护患关系需要以患者对护理人员 的信任为前提。
2.3 分娩知识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耐心讲解分娩知识,如宫缩发生原因,疼痛性质、心理状态 对分娩的影响,加深患者对分娩的了解程度,在产生镇痛时,不过于担忧,减轻紧张 状态,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确保分娩手术顺利开展。
2.4 注意力分散 护理人员既要关注分娩进度,也不能忽视宫缩姿态下产妇的反应和神情,与孕 妇沟通交流,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如可告知孕妇宫缩时两腿分开呼吸或靠在陪伴者身 上,同时按摩腹部、背部、播放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关系。
3 临床孕妇心理护理的不足
3.1 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不专业,因此在对临床孕妇进行心理护理时往往是盲目而 又随意的,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性也不明显,心理护理干预只止于表面,未能 深入。
3.2 心理护理意识淡薄 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认为,与患者沟通交流就是心理干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 语气、态度等表现对患者情绪的影响,个别护理人员甚至以工作繁忙为由忽视对临产 孕妇的心理护理。
3.3 运行程序不规范 多数医院对临产孕妇进行的心理干预都是没有依据的,未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 态便开始进行干预,或是干预过后不给予干预效果的判定 [3]。此外心理状态评估量表 较少,使得机械性评价现象异常明显,甚至将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好转作为心理护理获 得明显成效的依据。
4 小结
临产孕妇分娩情况极易被心理状态影响,不但会延长产程,还可能导致新生儿 窒息、感染等并发症,甚至胎死腹中等。因此,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在患者妊娠进程 时,也要重视孕妇心理状态,既要缓解产妇担心宝宝身体状况、发育程度,担心自己 可能遭遇失业、夫妻关系不和、对新同事不满意或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引发的焦 虑抑郁情绪,也要减轻分娩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正视分娩疼痛,给予患者 先进的分娩镇痛方式;同时还要帮助小部分孕妇和家属调整“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而在内心深处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正确观念,防止思想观念引发病理变化,影 响分娩情况。 总之,临产孕妇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调整孕妇心理状态,推动分娩进程, 提高分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