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老年人心理社会化特点初探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0-11-06 09:40
从人的整"一生来看,老年期是人生各周期的最后阶段,也可以说是历经人生沧桑的阶 段,,因而老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有其显著的心理特点,并集中表现在对工作的成就,和社会 交往动机等方面。
首先成就动机是个人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动机,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 的工作,去从事、完成并欲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人到老年阶段(一般指55岁以上)。生理、心理方面以及活动能力虽然逐渐有所减退。 但由宇知识经验丰富,心理状态比较稳定,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成就感仍然非常强烈,如果处 理安排适当•,工作成就感仍然可以成为老年入心理社会化的内在动力。
很多具体事实显示个体智力至少到7。岁不会衰退,记忆力大致清晰,工作能力保持。
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仅使个体的成就动机得到实现,而且使他的社会责任心和 归属感得到满足.工作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它给人以必须负起某种责任的使命感,这 会增强他在社会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他在工作上的贡献可以获得社会认可。 弗洛伊徳曾说过,工作较任何活动更令个人接近社会,它给人以被团体接纳的感受。号卩社会 归属感。马斯洛曾指出,自己的努力被正面的赏识是每个人的需要,而工作的满足是这种需 要的主要领域。这种被社会接纳的归属感对于老年人更为重要.当他们从工作中获得成就, 亲眼看到:自己的年事虽高,但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仍不失为社会集体中的成员之一,就会 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愉悦.如果没有工作机会,他们就会产生与世隔绝,不被赏识的痛苦感 受。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入民,经过长期的实际锻炼,他们对工作和生产有浓厚的兴 趣,巳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他们在离休、退休以后,脱离社会集体,无 所事事,当然会感到空虚和苦恼,他们便千方百计地想找点事干干,以弥补自己精神上的空 虚。由此可见,随着时代和主客桐条件的变化,工作成就感和社会责任心日益成为老年社会 化的重要心理特点。
其次,社会交往的需要在者年人心魚社会化的过程中也是比较突出的。社会交往即人与入 之间的相互作用(互动〉,也鄧人际交往,是指社会成员间的心理交感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老年人退离工作岗位,生活圈子缩小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变少了,就会产生生活空虚、 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心理学家摩根对纽约州拿退 休玉资的老人进行调査。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保持较多往来并取得较好协调关系的老 人。比那些很少与人来往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
最近,我省洪良华等同志对老年人社会交往需要(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做了 问卷调査。共计1260人。其中包括干部、科技人员、工入、农民、家庭妇女五个样组;调査 砰究的结果表明',老年人愿意与邻居交往的倾向占绝对优势(67%)。迖可能由于老年入精 力体力不足,行动不使,退休在家不甘薮寞,渴望信息交往,左邻右舍就成为他们交往的最 佳对象。和邻居交往,不仅可以互通信息,而且可以互诉隐情、感受,得到对方的同情和支 持,从而获得温暖感。这种彼此关怀的友情是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表现如
可见,与年龄相仿,情意相投的近邻交往是我国老年人心理社会化极其塞要的~环.我 省有关交往需要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各阶层的老年人都非常乐意在家人之间进行交往,把 与儿孙晚辈相聚称为“天伦之乐”。
如果老年丧偶,生活上缺少伴侣,就容易产生寂寞襄独的感受。与西方社会家庭观念淡 薄相比,我国老年人乐与儿孙交往的意向极为强烈,他们虽已完成养育自己子女的责任,经 济情况也不宽裕,•但多数老人乐于承担抚育第三代的工作,并视之为.“天伦之乐”,“福 气”的象征。这是我国特有的优良传统,值得大大发扬。年过70岁的老人是需要有人照顾他 们的,儿孙辇尊敬和爱护老人,体贴他们的困难和处境,就能增强他们内心的欢乐。同时, 也应当容许他们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阶层的入的需要结构 有各自的特点。这是各入所处的迁会地位,文化教育冰平以及世界观决定的。我省的老年调 查也能说明这一点,例如,科技入员最愿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和他们有自己追求的目 标.兴趣.爱好.职业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多数退休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事业心尚未 泯灭,还想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还有继续为社会作些贡献的雄L心壮志。他们长期以来的职 业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他们喜欢独立思素,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各种社会实际问 题和各种学术理论问题.他们对书本有特殊的感情,孜孜以求,终生不倦。对于日常的生活 问题并不感兴趣。而家庭妇女则相反,他们是最乐于与邻居交往的/她们的生活圈子小,与 邻居交流有关衣、食,住、行、照料孩子、邻里长短的信息是最感兴趣的。因此她们认为搞 好邻里关系至关重要,如果邻里关系僵化,不但破坏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失去社会交往的 机会,从而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在离佈退休以后,仍应鼓励和组织他 们参加各种科技和社、团活动。这样,既可以使其交往需要得以满足,还可以发挥他们的余 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自我完善永无止境是老年人心理社会化的第三个特点。自我完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 步实现的。它常在个入相对稳定的壮会态度和习爐性的处事接物的人格特征上表现出来..人 到中年以后,为社会成员的自我已经基本形成,但到老年期,自我完善的过程并未停止.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对人的自我完善过程有过著名的阐述,他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皿。说明自我完善是随年龄増长而 逐步发展的。大量硏究发现,年长者能从改善他们旳生活经稔中获得收益,例如职业教育, 成入教育,老年大学等对于增谁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埃力克逊提出, 在入生最后阶段(老年期),一个人…生的主要努力正在接近完成,他有时间进行反省,并 有时间享愛与见孙共处的欢乐。这个阶段突出的心理社会化的矛盾是自我完善和绝望感。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矛盾也的确是存在的。当今的老年人面对的是日新月 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这和他们的习惯看法和做法是有矛盾的。同时由于工作条件和人 际关系的改变,面临着丧偶、年老多病、接近死亡的严重考验,老年人如果没有■坚定正确 的人生观,没有人老心不老的自我奋斗的顽强精神,是很难摆脱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的。周 总理稱经提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名言。正是意味请老年人的自我完善是永无 止境的。老年人如何适应社会和自己的处境,是他们心理生活建展发展的关键问题。现根据 有关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笫一,勇于接受新经验,要有乐于变迁的心理。老年人对事物的看法要有灵活性,不能 老是坚持自己的圖有意见,特别要努力学习以改进自己的观点和技术能力o多一分努力,就 多一分幸福。“生活就是奋斗”人生可爱之处在于追求及努力实现自己理想。只有勇于接受 新经验的入,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这对于学有专长的老年入来说 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要培养善于自处的本事。最重要的是能自己了解自己:自己是个怎样的入、能力、 特长、短处是什么,可爱、可厌之处在哪里?有自知之明的入,才能在变化多端、错综复杂' 的现代社会里,应付自如地顺利生活。老年入要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感受,并且积极寻找表达 的机会。压制自己的感受必然会导致心理失常。弗洛伊德曾说,我们不表露愤怒.忧郁或焦 虑,也不会感受到积极情绪。朱勒德在其著作《透明的自我》提出,自我表露是与亲近的入 分享我们内心感受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建立与维护愉快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寻找人际关系的归属。这对于老年人的适应社会健康长寿是有特别意义的,入 类的爱及妇属感是高级的社会需要,也是老年人积极情绪产生的基点。这种属感是在工作 和娱乐的社会交往中获得的,古希腊时代的人认为美好的人生系于工作、爱及游乐三个領域 都发挥其功能。
个人适应良好与否,司以从其生活效度透视;易言之,从其工作、人际关系及团体活动 获得多少愉抉而定。一般说来,老年人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是受到一定限制的,选择力所能及 的游乐是切实可行的。现在我省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琴、棋、书、画、体育锻炼,外地旅游 等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在各种游乐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度过晚年,是值得大力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