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青少年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20-11-18 09:13
           青少年期是以儿童至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他 们以性成熟为某些生理基础,通常称为青春期。由于近年来 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使他们的生理变化 较70、80年代有所提前,心理随着生理变化而快速又不稳定 的变化,再迭加一些不利因素,易产生心理问题,因而有人将 青春期称为“危急中的十年”fl】。有许多报道显示,青少年的多 动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学习困难及品行问题。家庭、 学校的教育不良、社会风气不好、网络传媒的不健康影响,是 构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影响青少年 心理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我门在诊疗过程中有心理问 题的120例案例分析如下:

        1对象所有案例全部是我院--f-]诊2002--2003年接 诊中有心理障碍的120名青少年。年龄l 1--21岁,平均年龄 15.6 4-5.0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男女之比1.7:1。 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采用临床症状检查法,并进行统计。
          2临床表现烦恼112例(93.33%),睡眠障碍109例 (90.83%)。焦虑不安106例(88.33%),注意力集中88例 (73.33%),兴趣缺乏86例(71.66%),不听话67例(55.83%), 情绪低落66例(55.00%),易激动58例(48.33%),多动障碍 36例(30.00%),网络成瘾35例(29.16%),孤独无助感26例 (21.66%),说谎23例(19.16%),逃学18例(15.00%),早恋16 例(13.33%),酗酒12例(10.00%),辱骂亲人8例(6.66%),打 架斗殴7例(5.83%)。从以上临床表现分析,最容易引起心理 障碍的临床表现,依次是:烦恼、睡眠障碍、焦虑不安、注意力 不集中、兴趣缺乏、不听话、情绪低落。
         3不同年龄和性别发生心理障碍的情比较 11一13岁 3l例(25.83%),14.16岁66例(55.00%),17_2l岁23例 (19.16%)。男性75例(62.50%),女性45例(37.50%),男女之 比1.7:1。从以上情况对比,14一16岁为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峰年 龄段,男女性别比较,男性高于女性。这与以往报道基本相似。
         4造成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枢关危险因素分析,见附表l 根据以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家庭 教育方式不好、学校学习负担过重、家长平时与子女沟通不 好、居住区风气不好、网吧、单亲或再婚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为主要危险因素。 4讨论经研究分析,发现青少年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发 年龄段在14—16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相关危险因 素与以往诸多报告基本相同。我们认为,青少年时期,正是性 发育成熟阶段,如果伴随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不能把握 好自我成长方向,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如果出现轻微的心理 障碍,家长、教师又不能很好的理解和疏导孩子,并给他施加 一定的压力,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青少年的心身 健康和学业。现将有关重要因素分述如下:
        4.1家庭有三种不利因素:第一家长严格控制子女的言 行,专横、武断,遇到问题严加惩罚,家长说了算。因而导致不 满情绪,对家长畏惧、憎恨、不信任等造成个眭缺陷。第二家长 对子女采取放任自流,对子女的言行、习惯、好坏不加分析,不 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造成个性不成熟,达不到同等年龄阶 段水平,无相应年龄应有处理事务的能力。第三对子女娇生惯 养,过度保护,造成子女依赖性强、自私、任性、不负责任、残 暴、霸道、易激动形成神经质和缺乏情绪控制力等不良倾向。 这也是独生子女的特征。以上三条易造成行为社会问题。当 这些青少年遇到问题不会或不能处理时,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4.2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过大。家长、老师又对 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如要求上重点学校,考名校、出国留学等。 没完没了的学习压力以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还逼着要写作、 补习、弹唱、画画等。当学生缺乏休息及应有的娱乐活动时,就 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久而久之,造成恶性循环,自然会 出现心理问题。据文献记载,这种家长和老师高达8晚左右。
           4.3单亲和再婚家庭的日益增多,这种家庭不和谐的较 多。家庭的不和谐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面临复杂 的生活环境,孩子不知如何应付,引起烦恼、紧张、压抑,直接 影响孩子的心身健康培养,长久下去必然会出现心理问题。
             4.4居住区社会风气不良,电子游戏厅、网吧,以及不良青 年的引诱,吸引着青少年的好奇心。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习压 力大,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寻找减轻心理压力、精神负担 的途径时,部分学生在这种诱惑下进入这些场所,久而久之沉 迷其中,不能自拔,必然导致休息不好,大脑过度疲劳,学习成 绩一降再降,无心再学,形成恶性循环,最易产生心理问题。
        4.5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家长要改变不良 教育方式。关怀子女的生活,学习,又要严格要求,多和子女 交流,尽量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成为有权威性风格的家长 囱。家长、老师要提倡因材施教翻,学会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 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给他们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并提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净化社会环境,给孩子创 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要想解决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光靠我们少 数人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办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