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中老人心理方向 2019-11-06 08:37
1 引 言
Ko 和 Hank(2014)[1]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的隔代照料情况发现,中国祖父母参 与照料孙子女的比例几乎是韩国祖父母参与照料孙子女比例的 9.7 倍,同时,欧美 国家祖父母隔代照料孙子女的情况也较少,大多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亲存在服刑、家 庭暴力、滥用药物、身心失常或死亡等情形,祖父母才会对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 在中国,祖父母隔代照料孙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 中国特有的血脉传承与含饴弄孙的传统思想,使得中老年人十分重视自己对孙子女 的责任,同时,社会也将祖父母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视为理所当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双薪家庭数量的增加,父母缺少时间照料子女,而相应的服务机构不足,因 此只能由祖辈对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现代中老 年人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为人祖父母并承担起隔代照料孙子女的责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作为衡量民生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抑郁情况与生活 满意度的影响,对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基于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旨在系统 考察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过程中为克服由于自我选择 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反事实框架,最终得出 隔代照料孙子女有利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结论,最后本文探讨了隔代照料孙子女 对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途径,祖父母提供隔代照料会通过增加人们参加社交活动的 可能性以及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率来改善心理健康。
本文后续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模型设计、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总体样本估计, 分样本估计,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则探讨了隔 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途径;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在关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有两种竞争性 的理论视角,角色负担理论与角色优化理论。角色负担理论认为,由于祖父母在社 会中扮演多个角色,往往多重社会角色会面临一系列冲突,致使祖父母必须面对忙 里忙外的紧张,因此隔代照料孙子女这一角色可能会因祖父母衰弱的体力与能力而 无法兼顾,产生角色负荷过重的情况,进而使祖父母产生挫败或抑郁的情绪(宋璐 和冯雪,2018[2])。根据角色优化理论可知,多样化的社会角色有利于其更好的融 合社会与获得满足感,抵消由于社会角色负担所带来的风险,进而提高个体福利 (Szinovacz 和 Davey,2006[3])。角色意味着权利、地位或与健康相关的情感满足, 中老年人扮演越多元的角色则有机会获得越多的社会支持、经验技艺或应对策略等 (周晶等,2016[4]),而社会支持程度与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密切的关系。即 参与多重角色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会融合,进而可提高参与者的福利水平。
在学术界,关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 观点,既有基于劳务负担不利于健康的消极观点,又有“用进废退”的积极观点。
有研究认为隔代照料孙子女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交(Szinovacz等,1999[5] ), 会让他们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Jendrek,1993[6]),从而导致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对其心理健康(Whitley 等,2001[7] ;Baker 和 Silverstein,2008[8])和生 理健康(Roe 等,1996[9] ;Balukonis 等,2008[10])都产生负面影响。Baker 和 Silverstein(2008)[8]研究发现,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是一件十分耗费精力与时 间的事情,隔代照料孙子女加重了老年人的劳务负担,并且挤占了其进行身体锻炼 与参与医疗就诊的机会。Musil 和 Ahmad(2002)[11]研究发现,与非照料者相比, 主要照料者会表现出更为糟糕的健康状况。Lee 等(2003)[12]研究发现,为孙子 女提供隔代照料的群体自评健康较差,其冠状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或身体疼 痛的发生几率更大。Hughes 等(2007)[13]研究发现,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的群 体比不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的群体的抑郁程度更高。
也有研究认为老人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有助于维系其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Bowers 和 Myers,1999[14]),能够改善照料者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利于 照料者的心理健康(Gattai 和 Musatti,1999[15]),并提高其生活质量(Waldrop 和 Weber,2001[16])。Gessa 等(2015)[17]通过对丹麦、瑞士、比利时、奥地利、 德国、法国、瑞典、荷兰、意大利与西班牙这欧洲十国的历史性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 高强度的隔代照料孙子女与低强度的隔代照料孙子女都给老年人带来了生理健康的 优势。Bowers 和 Myers(1999)[14]研究发现,通过与孙辈的互动能够使祖母的生 活满意度更高。Goodfellow 和 Laverty(2003)[18]研究认为,老年人为孙子女提供 隔代照料能够充实与丰富其晚年生活,发挥其教导新生代的功效。宋璐等(2008)[19]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相关跟踪调查数据,发现提供孙子女照料能够 给老年人带来更好的心理健康结果。黄国桂等(2016)[20]研究认为提供低强度的 隔代照料不利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而提供高强度的隔代照料有利于减轻老年人的 孤独感。靳小怡和刘妍珺(2017)[21]利用 2013 年深圳市 P 区农村流动老人专项调 查与 2015 年河南省 Y 县农村老人调查数据,分析了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对农村 流动老人与非流动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孙子女照料的强度增加显著提 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孙鹃娟和冀云(2017)[22]研究认为城镇老年人的认知 评价可以显著调节照顾孙子女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向。
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隔代照料孙子女与中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表 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中国,祖父母隔代照料孙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中国特有 的血脉传承与含饴弄孙的传统思想有关,祖父母隔代照料孙子女有助于维系其与家 人之间的关系,促使中老年人与其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多样化的社会角 色有利于其更好的融合社会,有利于其更多的参与社交活动,与此同时,祖父母隔 代照料孙子女可以使其成年子女有更多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整个家庭的福利。基于角色优化理论与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隔代照料孙 子女能够改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基于此,在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本文提 出以下假设:
假设 H1:隔代照料孙子女有利于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善中老年人的抑 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
假设 H2:隔代照料孙子女可以通过扩大中老年人的社会融合,进而改善中老年 人心理健康。
国内关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且大多缺乏全 国性调查样本的支持,大多没有解决由于自我选择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关于隔代 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关 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需进一步讨论。
有别于相关领域的以往研究,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有两个:第一,克服了 由于自我选择产生的内生性问题;第二,探讨了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可能存 在的影响途径,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角色优化理论在本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本文研究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只是探讨了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的影 响,而没有涉及照料强度与照料数量方面的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照料类型对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状况,以期更加全面的了解隔代照料 孙子女对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3 模型设计、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
3.1 模型设计
格罗斯曼(Grossman,1972)利用贝克尔(Becker,1965)所提出的人力资本 概念,提出了健康需求模型,该模型是现代健康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模型。Grossman 健康需求模型将健康看作是教育、医疗服务、收入、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 环境污染以及个人行为(如吸烟、运动习惯及饮食等)的函数并进行研究,现阶段 关于健康经济学的研究都是在 Grossman 健康需求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基础上进行 的。Grossman 健康需求模型将健康水平视为能够提高人们消费和满足程度的资本存 量,即人们需要健康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第一,健康是一种“消费品”,使消费 者身心愉悦,可以直接应用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使消费者获得满足,反之,生 病则会产生负效用;第二,健康是一种“投资品”,一个人的健康状态直接决定着 其从事市场活动或非市场活动的时间,较多的健康资本,则意味者有更多的时间参 与市场活动或非市场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市场收益或非市场收益,使人们获得一 定的满足,最终,增加人们的效用水平。因此,研究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促进中老年人身心愉悦,生活快乐,得到满足感,实现效用最大 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构建“健康老龄化”的重要要求。本文参考 Grossman 健 康需求模型,以是否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并加入性别,政治 面貌,年龄,户口,婚姻状况,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状况,参加医疗保险状况,学历 作为控制变量,运用 STATA 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 理健康的影响。
(1)基准模型
为了分析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中老年人心 理健康的 OLS 模型:
假设表示是否抑郁,抑郁情绪数量,抑郁程度与生活满意度,构造 OLS 模型如 下:Hi =αi +βi Carei +γi Xi +εi (1)
在式(1)中,核心解释变量 Carei 表示是否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Xi 为其它 控制变量,待估系数βi表示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
(2)倾向得分匹配法
本文旨在探讨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般 的,隔代照料孙子女可能对中老年人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有影响,与此同时,抑 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也可能影响中老年人是否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由于自我选 择问题的存在,将会产出样本选择偏误的问题,如果我们直接用提供隔代照料的中 老年人与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的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所得的结 论可能是不可信的,最理想的识别方法是通过比较一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在 “提供”与“不提供”隔代照料情况下的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但是,在 现实中,我们无法观测到提供隔代照料中老年人的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在“不提 供”隔代照料情况下的状况,这种情况是一种反事实。
我们将样本分为两类:(1)处理组,即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2)控制组, 即没有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当个体 i 属于处理组时,要找到属于控制组的某 个个体 j,使得个体 i 和个体 j 的可测变量尽可能相似。因此,为克服由于自我选择 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一步分析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 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两组的倾向得分,在多个维度上 对两组进行匹配。在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如何计算 PS 值,其次是关于三个匹配方 法和平均处理效应的讨论(ATT)。
①倾向得分(PS)
倾向得分是指在给定不同选择的情况下,个体进入处理组的条件概率,在计算 倾向得分时,本文利用 logit 模型估计概率(Dehejia 和 Wahba,2002)[23]
其中 ,为逻辑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Xi 为样本可观察特征,即性别, 政治面貌,年龄,户口,婚姻状况,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状况,参加医疗保险状况, 学历,是可能影响中老年人是否进行隔代照料倾向的多维向量;Carei 表示提供隔代 照料,Carei =0 表示不提供隔代照料;β 为参数向量。利用公式(2)可以估计中老 年人可能提供隔代照料的概率值 P(Xi )。
ATT 指的是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H1i 表示提供隔代照料的心理健康状况,H0i 表示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ATT 探究了 Carei 对 Hi 的影响。
②匹配方法 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时,有不同的具体方法:方法之一,最近邻匹配法,即根 据处理组估计的 PS 值搜索与其得分最接近的控制组样本,最近邻匹配方法可以描 述如公式(4);方法之二,半径匹配法,即事先设定半径,找到所有设定半径范 围内的单位圆中的控制样本,一般建议r≤0.25αpscore ^ ,其中,αpscore ^ 为倾向得分的样 本标准差,半径匹配法可以描述如公式(5)。
根据最近邻匹配法与半径匹配法识别的匹配样本,可以估算出 ATT 如公式(6), 其中 M 代表匹配方法,如最近邻匹配法或半径匹配法,T 代表匹配后的处理组,i 代表处理组中第 i 个人,C 代表匹配成功的控制组,j 代表匹配成功后控制组的第 j 个人,HT i 为处理组中第 i 个人观测到的结果,Hc j 表示控制组中第 j 个人观测到的结 果,因为某些控制组中的个人可能不止一次与处理组中的个人匹配成功,所以需取 wj 表示频率权重。τM 的方差可以用公式(7)估计。
方法之三,核匹配法,核匹配的思想与以上两种方法有所不同,核匹配是构造 一个虚拟对象来匹配处理组,构造的原则是对现有的控制组变量做权重平均,权重 的取值与处理组、控制组的倾向得分值差距呈反向相关关系。当采用核匹配法进行匹配时,ATT 的估算如下: (8) 式中为指定带宽,为核函数。
3.2 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作为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美国流行病调查中 心开发的 CES-D 抑郁症量表被广泛用于各种心理健康的调查,在中国有很好的适用 性(Boey,1999[24];章婕等,2010[25])。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据自己的选择标准, 对持续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 一项重要指标(杨青松等,2015[26])。因此本文选择是否抑郁,抑郁情绪数量, 抑郁程度与生活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
抑郁情况主要由问卷中认知与抑郁部分的 10 个问题统计获得,即上周是否有以 下感觉及行为:“因一些小事而烦恼”、“在做事时很难集中精力”、“感到情绪 低落”、“觉得做任何事都很费劲”、“对未来充满希望”、“感到害怕”、“睡 眠不好”、“很愉快”、“感到孤独”和“觉得无法继续自己的生活”。对于负面 情绪问题回答是“有时或者说有一半的时间(3-4 天)”或者“大多数的时间(5-7 天)” 则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记 1 分,否则记 0 分,对于正面情绪问题回答是“很少 或者根本没有(<1 天)”或者“不太多(1-2 天)”,则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记 1 分,否则记 0 分。将这 10 个新变量相加,则得到变量抑郁情绪数量,取值范 围为 0~10,值越大则抑郁情绪数量越多;当抑郁情绪数量为 1~10 时,认为存在抑 郁情绪,当抑郁情绪数量为0时认为不存在抑郁情绪,则得到变量是否存在抑郁情绪; 对于负面情绪的回答“很少或者根本没有(<1 天)”、“不太多(1-2 天)”、“有 时或者说有一半的时间(3-4 天)”、“大多数的时间(5-7 天)”进行编码,分别 记为 1~4,对于正面情绪的回答进行反向编码,将这 10 个变量相加,则得到变量抑 郁程度,取值范围为 10~40,值越大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对于生活满意度变量则 由“总体来看,您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统计获得,对回答“极其满意”、“非 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一点也不满意”进行反向编码,值越 大代表对自己的生活越满意。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是否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如果受访者对“过去 1 年, 您或您配偶是否花时间照看了您的孙子女或重孙子女”这一问题回答“是”,则取值为 1,“否”则为 0。
(3)控制变量
其它控制变量包括性别,政治面貌,年龄,户口,婚姻状况,参加医疗保险状况, 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状况,学历。对于性别变量,本文将女性赋值为 0,将男性赋值 为 1;对于政治面貌变量,是党员则赋值为 1,不是则为 0;对于户口状况变量,本 文将非农业户口赋值为 0,将农业户口赋值为 1;对于婚姻状况变量,本文将“已 婚与配偶一同居住”、“已婚,但因为工作等原因暂时没有跟配偶在一起居住”视 为有配偶赋值为 1,而将“分居(不再作为配偶共同生活)”、“离异”、“丧偶”、 “从未结婚”、“同居”视为无配偶赋值为 0;对于参加或领取养老金变量,本文 将“没有参加或领取任何养老金”赋值为 0,而只要参加或领取了“政府机关和事 业单位退休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多种养老金 中的一种,则赋值为 1;对于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变量,本文将“没有保险”赋值为 0, 而只要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保险”等多种医疗保险中的一种,则赋值为 1。
(4)中介变量
是否参加社交活动是由“您过去一个月是否进行了下列社交活动?(可多选)”, 只要参加 11 种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则赋值为 1,一项活动也没参加则赋值为 0;对于 社交活动频率则由“过去一个月的活动频率”统计获得,对于每一种社交活动有三 种回答“差不多每天”、“差不多每周”或“不经常”,对于每一次的回答进行反 向编码,将这 11 个新变量相加,则得到社交活动频率,取值范围为 0~33,值越大 社交活动频率越大,取值为 0 时,则是因为没有参加社交活动。
3.3 样本选择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 2013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该数 据是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团 委共同执行的大型跨学科调查项目,分别在全国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50 个县、450 个社区(村)展开调查访问,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国 45 岁及以上中老年人 家庭和个人的高质量微观数据,用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 基本信息,家庭结构和经济支持,健康状况,体格测量,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 工作、退休和养老金、收入、消费、资产,以及社区基本情况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 年龄在 45 岁及以上的居民,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后,最终得到了 6395 个有效微观样 本。
4 实证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表 1 是全部样本和以是否提供隔代照料进行分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控制变量, 中介变量以及是否提供隔代照料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表 1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 全样本 隔代照料情况
提供 不提供
是否抑郁 0.848 0.838 0.858
抑郁情绪数量 2.673 2.568 2.786
抑郁程度 18.344 18.122 18.583
生活满意度 3.127 3.154 3.098
性别 0.500 0.479 0.522
政治面貌 0.126 0.128 0.123
年龄 61.544 59.471 63.766
户口 0.805 0.788 0.823
婚姻状况 0.814 0.860 0.765
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状况 0.829 0.820 0.839
参加医疗保险状况 0.971 0.979 0.962
小学以下 0.453 0.417 0.491
小学毕业 0.237 0.233 0.242
初中毕业 0.194 0.218 0.167
高中及以上毕业 0.116 0.131 0.099
是否参加社交活动 0.597 0.634 0.558
社交活动频率 1.959 2.134 1.771
隔代照料孙子女 0.517 1.000 0.000
样本量 6,395 3,308 3,087
如表 1 所示,对于全样本,84.8% 的中老年人认为自己存在抑郁,但是抑郁情 绪数量较少,抑郁程度较轻,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全样本的平均年龄为 61.544, 其中女性样本占 50%,12.6% 的受访者是共产党员,农业户口占 80.5%,已婚并且 与伴侣同居或已婚,但因为工作等原因暂时没有跟配偶在一起居住的占总样本的 81.4%,在社会保障状况方面,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的占总样本的 82.9%,参加医疗保 险的占总样本的 97.1%。59.7% 的中老年人过去一个月参加了社交活动,但社交活动频率较低。在是否提供隔代照料情况方面,51.7% 的中老年人为孙子女提供隔代 照料。
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与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相比,年龄较大,男性 样本、农业户口样本、参加或领取养老金的样本比例较大,共产党员样本,已婚并 与伴侣同居或已婚,但因为工作等原因暂时没有跟配偶在一起居住的样本,参加医 疗保险样本比例较小,在学历方面,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小学以下样本与小学 毕业样本比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样本低,初中毕业样本与高中及以上毕业样 本则比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样本高。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比不提供隔代 照料的中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的比例大,社交活动频率高。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 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比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存在抑郁的比例较低,抑郁 情绪数量少,抑郁程度轻,生活满意度较好,即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比不提供 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我们将在下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4.2 总体样本估计
表 2 汇报了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证结果。提供隔 代照料显著降低了中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数量,减轻了中老年人抑郁程度,并使得中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好,提供隔代照料同样可以减轻存在抑郁的可能性,但是,并 不显著。总的来说,提供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孙 子女可能是祖父母的重要情感支持,当祖父母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时,多样化的 社会角色能够有利于其更加融入社会,从而获得满足感,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状况。
就控制变量而言,在中老年群体中,男性的抑郁情况显著好于女性,男性存在 抑郁的可能性显著较低,抑郁情绪数量显著较少,抑郁程度显著较轻,非农业户口 中老年人抑郁情况显著好于农业户口中老年人,已婚并与伴侣同居或已婚,但因为 工作等原因暂时没有跟配偶在一起居住的中老年人较无配偶中老年人抑郁情况显著 较好,以小学以下学历为参照,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教育中老年人的抑 郁情况有显著的改善,进一步,从具体影响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上教育对抑郁情况 影响最大,其次是初中教育对抑郁情况的影响,则意味着教育程度越高,抑郁情况 越好,这与董夏燕和臧文斌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董夏燕和臧文斌,2017[27])。参 加或领取养老金中老年人与参加医疗保险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好于没有参加 或领取养老金中老年人与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中老年人。共产党员群体在抑郁情况和 生活满意度方面都显著好于非共产党员群体。
4.3 分样本估计
表 3 是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所有心理健康状况指标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隔代 照料孙子女在性别,户口,与是否达到退休年龄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男性与 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不同,当女性年龄大于 55 岁时,认为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当 男性年龄大于 60 岁时,认为已经达到退休年龄。
在性别方面,隔代照料孙子女对男性中老年人影响更为显著,提供隔代照料 的男性中老年人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少,抑郁程度显著减轻,生活满意度得到了 显著的改善,提供隔代照料的女性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抑 郁情绪数量与抑郁程度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并不显著。在户口方面,隔代照料孙 子女对农业户口中老年人影响更为显著,提供隔代照料的农业户口中老年人抑郁 情绪数量显著减少,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提供隔代照料的非农业户 口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在是否达到退休年龄方面, 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未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影响更为显著,未达到退休年龄中老 年人提供隔代照料能显著减少抑郁情绪数量,减轻抑郁程度,并改善其生活满意度, 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能显著改善其生活满意度,但是对其抑郁情 况影响并不显著。
4.4 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
基于上文的回归结果可知,提供隔代照料可以显著改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一般的,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状 况的好坏对中老年人是否提供隔代照料的可能性也有影响,由于自我选择问题的存 在,将会产生样本选择偏误的问题,为克服由于自我选择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进 一步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一步探讨隔代照料孙子女对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如表 4 所示,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半径匹配 三种方法匹配后,进一步验证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对于全样本,相对于没有解决内生性的实证结果,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与 半径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显著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提供隔代照料能够显 著减少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轻抑郁程度且显著改善生活满意度,说明回归结果较 为稳健。除了运用半径匹配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抑郁情绪数量的回归系数绝对值 有所下降外,解决内生性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数量,抑郁程 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有一定的上升,即未解决内生性则会低估隔代 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在性别方面,相对于没有解决内生性的实证结果,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与 半径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显著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提供隔代照料的男性 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少,抑郁程度显著减轻,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提供 隔代照料的女性的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运用最近邻匹配后,在男性样本 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解决内生性后,隔 代照料孙子女对抑郁情绪数量与抑郁程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有一定的上升,在女 性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有一定的上升。运用核 匹配与半径匹配后,在男性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抑郁情绪数量、抑郁程度与 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有一定的上升,在女性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 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同样有一定的上升。
在户口方面,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与半径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提 供隔代照料的农业户口中老年人显著减少其抑郁情绪数量,显著改善其生活满意 度。运用核匹配和最近邻匹配后,农业户口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关于抑郁程 度的影响都变显著了。运用最近邻匹配后,在农业户口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 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解决内生性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抑 郁情绪数量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有一定的上升。运用核匹配与半径匹配后,在农业 户口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抑郁情绪数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 有一定的上升。
在是否达到退休年龄方面,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与半径匹配法解决内生性 问题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未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影响的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 在运用最近邻匹配后,达到退休年龄样本中,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其生活满意度变得 不显著了,对其抑郁情绪数量变得显著了。运用核匹配、最近邻匹配与半径匹配法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对抑郁情绪数量和抑郁 程度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都有所上升。
4 稳健性检验
表 2 的结果中仅仅控制了年龄的线性影响,由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和年龄之间有 较强的相关关系(孙鹃娟和张航空,2013[28]),隔代照料孙子女可能反应了年龄 的非线性影响,而并不全是隔代照料孙子女本身的影响。为此,笔者在控制变量中 加入了年龄的二次方和年龄的三次方,以消除年龄非线性的影响。
总体来说,结果都很稳定,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抑郁情绪数量与抑郁程度的显著 性增加了,对生活满意度的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对抑郁情绪数量,抑郁程度 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系数绝对值都有一定的上升。因此,考虑了年龄可能存在的非 线性影响,加入了年龄的平方和三次方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仍然显著,进一步验证了表 2 的实证结果。
5 影响路径分析
如上文所述,关于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中,存在两 种竞争性的理论视角,即角色负担理论与角色优化理论。其中,角色优化理论指的 是个体多样化的社会角色有利于其从中获得社会融合与满足感,抵消由于多重角色 带来的负担,进而提高个体的福利。本文试图验证祖父母提供隔代照料是否有助于 其更加融入社会,进而改善其心理健康。
表 6 是隔代照料孙子女对是否参加社交活动与参加社交活动频率的影响研究。 结果显示,祖父母提供隔代照料显著增加了该群体参加社交活动的可能性,并且显 著增加了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率,即验证了角色优化理论中,个体由于社会角色的多 样性,可以更加有利于其融入社会。
表 7 是是否参加社交活动与参加社交活动频率对抑郁情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参加社交活动以及社交活动频率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存在抑郁情 绪的可能性,显著减少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轻抑郁程度,显著改善其生活满意度, 即验证了角色优化理论中,个体由于多样化的社会角色,能够使其从中获得社会融 合与满足感,抵消社会角色负担所带来的风险,进而提高个体的福利。参加社交活 动以及社交活动频率的增加都有利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改善。
6 结论与启示
为探讨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 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分析了隔代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探讨了不同类别群体的中老年人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异质性,然后, 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其由于样本选择偏误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最后, 探讨了隔代照料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途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 51.7% 的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我国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的行 为较为普遍,西方国家提供隔代照料比例较低,例如美国本土出生的为孙子女提供 隔代照料的祖父母仅占 8.03%(Vega,2017[29]),这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及 现实需求有关,血脉传承与含饴弄孙的传统思想,使得中老年人十分注重自己对孙 子女的责任,同时,社会也将中老年人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视为理所当然,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中国双薪家庭数量增加,父母抚养后代的时间与精力有限, 因此只能由祖辈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
第二,提供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隔代照料孙子女 对男性、农业户口、未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影响更为显著。提供隔代照料的男性 中老年人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少,抑郁程度显著减轻,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 善,提供隔代照料的女性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抑郁情绪数量 与抑郁程度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并不显著;提供隔代照料的农业户口中老年人抑郁 情绪数量显著减少,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提供隔代照料的非农业户口 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未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为孙子女提供隔代照料能显著减少抑郁情绪数量,显著减轻抑郁程度,并显著改善其生活 满意度,达到退休年龄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能显著改善其生活满意度,但是对其 抑郁情况影响并不显著。
第三,提供隔代照料显著增加参与社交活动的可能性以及参加社交活动的频率, 进而显著改善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由角色优化理论可知,祖父母提供隔代照料有利 于其获得更好的社会融合,抵消由于社会角色负担带来的风险,进而提高个体的福 利,改善心理健康。
针对以上结论,为了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使我国中老年人有更好的健康 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个人方面,中老年人应有意识的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政 府方面,建立中老年大学及中老年人社区文化交流站,以增加中老年人学习与娱乐 活动,特别应该注意频繁发生的广场舞扰民事件背后的根源,即相关的活动场所较 少,因此,应及时解决中老年人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缺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