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浅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高校辅导老师工作的影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12-29 09:54
近年,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逐渐复杂多变,其外现行为对大学 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也逐渐深化,自卑、抑郁、嫉妒 甚至更为严重的心理状况轻者影响学生的成长、就业,重则可能引 发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本文重在分析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 与影响,并探索辅导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突破。
一、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的表现 客观上,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较为复杂,有的是短暂间歇型 的;有的隐藏的比较深,无触发因子,一般不会表现出来;有的是 集中爆发型;还有的是不断升级恶化型。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本 文只是从多种表现当中,总结出比较典型的症状。
(一)空虚无聊 经过紧张的“高考备战”,学生们跨人大学的前两年,精神普 遍放松,乐于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但从长期的精神紧张到突然放 松,有些学生会不适应,生活学习的方式方法不能及时调整过来, 不知如何安排大量课余时间,感到空虚无聊,无所适从。
(二)自卑 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甚至差别很大,这也造成一些贫困学子自 卑心理,感觉自己吃穿比人差,渐渐地在能力上也开始怀疑自己, 从而不愿参加各项活动,在班级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另外,有些孩 子在身体上有缺陷,也会直接导致自卑的倾向。
(三)孤独自闭 大学的社交空间比初高中广泛,且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甚至国 家,一些学生交友眼界没有打开,不愿意接触新同学新朋友,不愿 意进入新的朋友圈,久而久之,被同学孤立或者自己觉得被孤立。
(四)拜金享乐主义 金钱至上,受家庭或社会影响,认为钱可以买来一切,可以解 决一切。轻视学习,享乐为先,对周围同学也造成不良影响。
(五)就业恐惧 大三大四的同学,即将走出社会,面临就业或继续深造,此 时,一些学生不愿走出校园,害怕进入社会,不愿找工作,依然想 寻求学校家庭的庇护,出现就业恐惧症。短暂性的,几个月会好 转,严重的,长期走不出恐惧的阴影,会出现啃老的现象。 (六)极端心理 一些学生受网络反社会言论影响,思想偏激,有阶层仇视、阶 层歧视心理。

二、大学生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 人是社会性的,从模仿阶段的婴幼儿到完全成为社会人的整个 阶段中,帮助我们社会化的执行机构有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和大 众传媒。因此,探究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出现的原因,这四个方 面是重要的突破口。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最基本、最重要的执行机构。家庭成员及其社会 经济地位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和社会化经验。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单亲家庭等,都可能会对学生 心理造成阴影创伤,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的 不良心理问题。
(二)学校 随着人口数增长、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是比较庞大 的,一个辅导老师常常带一个年级八九个班四五百人甚至两个年 级,辅导老师的工作繁杂多样,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照顾周全,可能 没有察觉到一些学生隐藏起来的心理问题。
(三)同辈团体 同龄人更易平等交流、无障碍沟通,一些朋友圈容易形成自己 的群体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圈中,同龄人会形成某些较为一致的 价值观,并形成认同心理,其对成员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一个班级 往往会有几个固定成员的朋友圈,他们一起吃饭、上课、出游等 等。那么,在这些同辈团体中,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可能会从一个成 员那里蔓延到整个成员身上。
(四)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的影响I:f渐增强,从最初的书刊、报纸杂 志、到电影、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社会各阶层的好恶、价值观或 多或少都会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而与互联网有天然联系的90后大学 生更是社交网络的主要推手之一。尤其是微博微信的“晒生态”,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将信息“晒出来”,各式各样的言论话语 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还有一些“阶层仇视”观念,刺激着未 出校门的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观念偏激,行为极端。

三、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 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有潜伏期、爆发期、减弱期和消退期。在 潜伏阶段,直接影响自己身心健康;而在爆发期,除了对自己的身 心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外,还对自己的班级、同学、朋友、学校、 社会造成间接影响。
(一)自身层面 自卑、孤独自闭、悲观抑郁等心理首先会伤害学生的身体,此 外,会让学生陷入巨大的精神压力,遇到触发因子,不良精神状态 会爆发,学生可能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同学的事情,甚至可能做出违 法犯罪的事情,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般情况,短暂间歇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精神萎靡或突然亢 奋,可能会扰乱学生的学习,使成绩下滑;学生不太愿意参加集体 性活动;专业实习中,积极性不高,对工作有抵触心理,较难融入 实习单位;有的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同辈团体层面 不良心理状况的学生许多不愿意交友,即使有朋友,在精神压 力爆发期,不是远离周围的同学朋友,就是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困 扰,甚至这种情绪会传染到其他同学。尤其是同住屋檐下的寝室同 学,极易成为不良情绪发泄的对象,表面上看寝室的小打小闹是同 学之间的小矛盾造成的,根本上,还是同学之问不良心理在作怪; 那么,直接的人身伤害,更是有其深层心理原因。
(三)学校层面 如果不良心理较轻的话,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倘若不良 心理的外现行为较为恶劣,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全校的恐慌或者 大多数学生的效仿。一旦有违法犯罪的事例出现,会极大损害学校 的声誉,使学校处于舆论的漩涡。 (四)社会层面 能对社会造成影响的属于心理状况非常不好,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的事件。马加爵事件、李启铭撞死人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 都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受到媒体和全民的关注。同时,这样的案 例对社会也起到警醒作用,引发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

四、大学生不良心理状况对辅导老师工作的启示 上文分析了学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和影响,主要是为辅导老 师思想政治工作打基础,只有明确学生为什会出现不良心理,造成 怎样的影响,才能科学预防,减轻损害。
(一)学校家庭双向管理 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 要,虽然,多数学生远离家庭到外地上学,但父母亲人依然可通过 电话沟通、寒暑假期间沟通,帮助减轻或解决孩子的心理障碍。 由于距离的原因,高校与家长接触的比较少,很多情况下,都是孩 子出了事,学校和家长才会见面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为了防患于未 然,学校和家长都应主动互相联系,沟通学生近况,尤其是思想动态。 时间可以定在每学期的开始、期中和期末三次,可通过电话沟通,也可 通过互联网视频沟通。J比外,还可邀请家长加入班级QQ群或微信朋友 圈,通过群相册、群公告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同辈团体的认同心理导向 在同辈团体之间,成员更易沟通交流,辅导老师要重视同辈团 体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朋友圈的重要性,一旦有成员出现心理状 况,要求其他成员及时报告,并发挥同龄人的帮扶作用,利用认同 心理对个别成员进行正确心理导向,让他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关怀。 实际上,辅导老师掌握的学生信息许多都来自学生同辈团体, 但要注意,帮助各成员维系好团体内部的信任感。
(三)辅导老师科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辅导老师在学生不良心理状况问题上,相比于学校机构和家 庭,能更加直接接触到学生,相比于学生同辈团体,又有更为科学 的方法和来自长辈的担当与责任,因此,辅导老师应把解决这个问 题视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也有更多话语权。 辅导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学生工作 方法: 1、提高自身素质(1)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常识; (2)提高自身心理素质;(3)提高自身知识储备;(4)提升自己 的人格魅力。 2、掌握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法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我们常说要创新教育理念,让辅导 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但真正成为朋友的师生有多少呢?在师生关 系当中,一些辅导老师教师还保留着旧有观念,紧握权利不放,一 味让学生听命于己。辅导老师不同于专业课教师,他的很大一部分 工作在学生的生活、工作、就业上,而不同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有不 同的情况,因此辅导老师除了道德法律等原则性的问题和学校的规 章制度要坚持以外,对待学生要讲究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尽量放下架子,给学生自由地空间。 (1)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2)在校园活动中激发学生积极性;(3)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 (4)重点关注三类学生;(5)分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 坚持谨慎保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