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19-12-06 08:29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强,我 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降低,录 取人数逐年增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提出扩大招生规模 的第二年,2000 年的招生规模约为 200 万人左右,而截止到 2015 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达到了 700 余万,十五 年的时间里增长了 500 余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日渐扩 大,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新思想的前沿 力量以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以及成长都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社会各界期望大学生具备良 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高校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总是存 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得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素质有待增强,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引发了 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质疑。与其他问题相 比,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 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与道德塑造。有鉴 于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拟对大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提出 相应的改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1.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 点。“一个探索者在任何领域中的工作总是从创造该领域中有 用的语言和概念开始的”①准确的概念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准 确性以及逻辑的清晰。
     (1)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 博士四级教育体系。相应得大学生的外延就包括专科生、本科 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是在接受了一 定年限的高等教育之后的深造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刚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专科生、本科生有很大差异。本文拟定的研究 范围较大学生的外延较小,仅仅包括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 试而录取的专科生、本科生。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标准。 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都 不尽相同。无论是统计学、社会学还是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试图 对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定 义,要么就是过于抽象以及空范,要么就是描述性强而缺乏一 定的理论性。这一定义所表现出的不统一性反映了心理健康 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解析不仅 仅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医学研究的范畴,它的内在也蕴含了 社会观念、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问题。对于非专业出 身的笔者来讲,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实有难度。因此,笔者根 据多年的经验仅作些浅显描述,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内心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 相互和谐的一种持续而又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 状态下,人可以积极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当主客观 发生不协调时能够自主调整而恢复到原来的协调和谐状态。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某种单一的问题,而是各种心理 问题的集合。有的学生只有一种问题,而有的学生身上则表现 出几种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大学生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会给人带 来一种安定感、安全感,而陌生的环境容易令人不安而产生相应 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更是如此。 大学新生从高中校园走向大学校园,从熟悉的故乡走向陌生的 他乡,面临着生活氛围变化,陌生人相处以及语言、饮食习惯这 样一种适应过程;而且对于很多习惯了受宠而不独立的学生而言,需要自己独立决定某些问题,自己独立动手从事某种活动。 无论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是学会独立的过程,都会给新入学的 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与不安。如果这种困惑与不安不能被学生 个体进行有效调适,将会产生诸如迷茫、困惑以及没有安全感的 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因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挫折等 心理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 (2)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
       (2)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 都有人际交往的内在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衡 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 站”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 大学有着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同学生源地多 元化,同学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喜好及行为偏爱出现较大的 差异。能否认识这种差异并且相应得进行人际交往的调整成 为理顺自身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 着对差异认识不到位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陷的问题。再加 上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过于自我、唯我独尊、任性等问题更是加 剧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导致一 些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抑郁以及人际交往 挫折增强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这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同学之 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3)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 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授课方 式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差 异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一 是因自我定位不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 前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宠儿。带 着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在面对其他比自己更优秀同学时则显示 出了一定的落后。如果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这部分学生将会 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嫉妒心理的加强。二是学习动 力不足带来的心理问题。从争分夺秒、严格管理的高中到学习 氛围相当宽松的大学,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一些同学开始自我 放纵而不认真学习,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的重修甚至被勒令退 学。许多同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过于焦 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4)婚恋及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大部分处于 18~25 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对异性、爱 情、性体验有强烈的追求欲。然而大学生对爱情与性存在着一 定的认识模糊,对恋爱发生与维系的各种准备不足,无法正确 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安全 保护措施以及性道德不成熟。发生在恋爱与性中的种种问题 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以及自我解决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些 学生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常常因为恋爱问题出现迷惘焦虑,压 力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例
         3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上也应有多 元化的选择。
       (1)建立同学—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三级预警机 制。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比较 异常的微小行为出现,如沉默寡言,逃课厌学,神情恍惚等情况。为了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应该在这些异常行为出现时 进行早期干预。同寝室的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紧密,是发现这种 异常行为的最佳人员;辅导员作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 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时应及 早介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接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心理咨询机构应及早对学生采取相应的 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恶化。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 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地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出足够 的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取消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师资力量配备 以及硬件设施安排上必须给予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投入。 另外,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同本 专业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 到扩大。
        (3)发挥校园文体活动的作用。校园文体活动承载着一所 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丰富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对于培 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 生兴趣的集合体,对于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 往能力大有裨益。高校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发 挥他们在凝聚学生,增进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同时,高校党 委、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应根据教学安排组织相应的文体比赛, 如运动会、演讲比赛。鼓励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 中增强学生与他人、与集体和谐相处的能力,并且在丰富的活 动中释放他们的各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