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与心理疾病浅析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19-12-31 09:25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约有42%的小学生存在较轻的心 理障碍,11%存在相对较重的心理疾病;约有46%初中生心 理存在轻微障碍,15%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1]。可见,随着 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心理异常的人数也有所增长,因此 早发现、早治疗是解决儿童心理疾病的关键。本人在临床 工作中总结后发现心理疾病的儿童并不少见,但是家长与 学生难以辨别躯体疾病是否因心理问题导致.所以一旦发现 孩子存在异常,家长要及时带领孩子就诊,就诊医生须具 备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便于问题儿童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 与诊治。
1 儿童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
1.1 性格变化:性格变化是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一 个重要表现。平时开朗、活泼、爱玩的儿童突然变得内 向、胆怯、不爱活动;以前无忧无虑的孩子逐渐变得敏 感、多疑、心事重重;以前性格温和的孩子变得易怒、 暴躁;以前宽容有爱的孩子变得斤斤计较,甚至出现嫉 妒、报复心理等。
1.2 行为变化:心理疾病的儿童外显行为的变化,如 孩子突然变的沉默寡言,饮食上也出现了变化,如食欲不 振、厌食、暴饮暴食等;还有一个最明显的行为变化就是 出现不愿意上学的问题,和家长与同学之间交流变少;曾 经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变得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 严重的表现为局部抽搐症,呼吸暂停症,癔症等。现举例 如下: 病例1:患儿男,6岁多,就读乡村小学一年级,系留 守儿童,由奶奶抚养。打麻疹疫苗前正常,打疫苗后2小时 多也能上课,未诉不适。当放学奶奶来接时,询问疫苗情 况后,患儿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回家后更是全身蜷 曲状,不能下床。来我科就诊,在大家不专注他时,他可 以自由活动。大家注意他时,又表现为蜷曲痛苦状。考虑 系癔症性运动障碍。 病例2:患儿女,12岁多,城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头 晚睡觉前受了批评,第二天该起床时叫不醒,门诊以昏迷 原因待查收入住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面色红润,瞳孔 对光反射灵敏,压眶无反应,重压眶见眼泪流出,睫毛抖 动,考虑性癔症性意识障碍。
2 导致少年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正处于生理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 心理发展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儿童内心 天真、幼稚,且爱好高骛远,心理呈现出冲突性与不稳定 性,若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就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2.2 家长、教师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教师、家长以 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落后的教材、不符合儿 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粗暴的家庭教育等,这些都 会对少年儿童的心理造成影响,加重心理负担。
3 解决措施
3.1 判断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如家长对孩子的异常 表现难以准确判断,需及时咨询医生,积极关心、引导孩 子,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2]。家长、教师以及医生可通过 多种手段,了解导致儿童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如与本人 沟通、对周围同学进行调查,分析儿童产生心理疾病的因 素,为治疗奠定基础。
3.2 利用内因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首先应 该根据儿童引发心理疾病的原因进行有方向、有针对性的 治疗,可以创设相关情境、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学会 自我调整,将心理向健康轨道上调解。通常在快乐活动的 影响下,能够有效消除阶段性孤独、自怯以及自卑的心理 问题。 3.3 发挥优秀集体的影响作用: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 让心理疾病少年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爱与温暖,促进与其 他人的交流与接触,有助于与人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 解、相互关爱的关系,激发关爱、真诚、轻松、活泼的健康 心态,用有趣的集体活动淡化儿童的心理疾病,调节心理矛 盾。
3.4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定期开展心理辅 导,为少年儿童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是治疗儿童心理疾 病的一个有效措施。医务工作者应主动关注少年儿童的心 理状态,可以通过代偿迁移、自我安慰、肌肉放松、意识 控制以及局部按摩等方式,教导少年儿童如何战胜心理疾 病,学会正确调节不适应的行为与情感。
4 儿科临床治疗与护理
对于心理疾病患儿,首先要消除或离开使患儿产生疾 患的精神因素或环境,同时要注意消除周围环境的不良暗示影响。由于患儿暗示性较高,医务人员的态度、言语以 及周围环境对病儿可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对病例一我们采 用暗示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为给予维生素B12 肌注,肌注前先告诉患儿用了最好的专治运动障碍的药, 让患儿看到红色的药水,肌注时告诉患儿要放松,打完针 后就会好的。拔针后让患儿立即站立,并鼓励其走动,即 治愈。病例二:我们仅仅采用言语刺激,就取得了好的效 果。具体做法是在重压眶时,告诉患儿再不睁眼,还会继 续重压,患儿即睁眼。配合按摩头部,诱导其开口说话, 即治愈。护理上,医护人员要加强病房巡视,认真观察患 儿的病情变化,多与儿童交流,通过一起看书、画画等途 径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孩子 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