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5-18 08:53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同时承受着学习和 择业的双重压力。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 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解学 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和疏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校的400名 本 科 生 应 用 症 状 自 评 量 进行了心理调查。
对象及方法
1.对象 某大学的400名在校本科生,剔除问卷填写错误 者 27 人,有效问卷 373 人,其中男 (190),女 (183);年龄 18-24 岁,平 均21.5 岁;分 布 于 文 学、 商学、法学、医学、信息学 5个院系。
2.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 1 个班 级,每个班级 (10-30) 人不等。测试前给予受调查者统一的 指导语并嘱其各自独立答卷,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 性,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量表共 90个项目,每个项目根 据受试者最近一周内有无及严重程度,依次记为 (1.2.3.4.5分,分别表示无、轻、中、重、极重,然后统计各因 子分 和 总 分,总 分≥160 和(或)各 因 子 分 ≥2 分 者 为 阳 性,提示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得分越高,表示越严重。
3.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1.0 对调查数据进行录入、统计、 分析。
结 果
与全国常模无明显差异的是强迫、抑郁、 敌对 性、恐 怖、偏 执、精 神 病 性 (P>0.05),而 躯 体 化、 人际关系、焦虑水平以及总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 。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该综合院校的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躯体化和人际 关系两项要好于全国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状况好转,各种躯体保健预防措施日益完善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亦 逐 步 提 高, 本次调查结果也揭示了这种趋势。同时本次结果也验证了 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杨眉副教授的观点,其认为虽然心理 疾病相对于躯体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和死亡的主 要原因,但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 显著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SCL-90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 分均低于工科大学生,说明综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要少于工科院校,与其他调查结果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大学利用其本身具有的多学科、 多门类的教学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课程设置, 学生可以较为自由的选择自己喜好的课程,提高了对课程 的兴趣,减少了由于对专科无兴趣造成的心理问题;(2) 综合大学中学生有机会与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相互取长补短,降低了心理问题发生的机会;(3)身处综 合大学的学生可以自由参与到其他专业的活动中,使已经 存在的心理问题释放,降低了心理问题的强度。
综合大学的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虽然不大,但仍 然有一定的特点,本次调查发现SCL-90 各因子分中以“强 迫”和“人际关系”的症状痛苦水平最高,“躯体化”和 “恐怖”最低。这个结果的出现其实是很符合大学生发展特 点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上进心强和不自信而求完 美,因自我认识的需要而求对比参照(他 人),结 果 导 致 “强迫”和“人际关系”这两项得分偏高;而大学时期正是 精力旺盛、体格强壮、无所畏惧的年龄,学生一般不会考 虑自 己 的 健 康 问 题,即 使 有,也 不 太 重 视,因 而 也 导 致 “躯体化”和“恐怖”的痛苦水平最低。
同处综合大学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在 SCL-90 各 因子的得分亦有所差异。信息学和医学专业的学生总体上 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中低于(好于)其他专业,但痛苦水 平得分要高于其他专业。各专业间的差异及原因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