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试析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5-19 09:00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i个方面。 本文就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展开论述,旨在帮助人们调节心 理平衡,建立良好心态,保持身体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是指个体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 适应能力,人格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而且自我 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现实环 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包含以F四种状态:1.正常的健康状态。以有 无心理疾病,心理功能是否良好为判断尺度,表现为身体,智 力,情绪等处于协调状态;2.正常的平均水平。从统计角度强 调正常和异常之问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问范嗣的为 正常状态;3.正常的理想状态。以此评价个体的行为而非描 述其行为;4.正常的适应状态。正常是一种不断发展进步的 过程,心理健康者能够不断地在职业或T作中学习有效的技 巧来应对现实中的紧张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有十条 标准:是否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是否对自己有较为充分的了 解,并能恰当的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ii活珲想和日标是否 切合实际;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否保持自己人 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否具备并善于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否 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 情绪;能否在符合集体允许的fiif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 性;能否在社会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美围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有六条标准:是否 能力争自我成长;能否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人生观统一与 否;是否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人生所需的能力,知 识和技能获得状况;具有间情心,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爱。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提出心理健康有五条标准:情 绪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 出自己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乐于与他人交 往;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对于生活 的环境有适当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 不逃避。
      二、心理异常的含义及标准
     心理异常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 身障碍与心身疾病等。一般心理f’nl题义称为心理失凋或心理 失衡,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通常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 变化,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具有明显的偶发性 和暂时性,经常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即经常由一定情景诱 发,而当诱闪情景消失,心理活动就完全正常。一般心理问题 若脱离了诱发情景,而心理和生理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并具有 经常性和持续性特征,则演变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心理 异常的表现形式,又称心理失常,是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 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与偶发性和暂时性的一般心理问题具有 质的区别。它其有明显的持久惟和特异性特点,并且与一定 情景没有必然的联系,即心理障碍并不是由某磐情景直接诱 发的,但在一定情况下会加蕈,经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累积,迁 延,演变的表现和结果。心理疾病是比较严重或严重的心理 异常,是多种心理障碍集中或综合的表现。在心理疾病中,多 种一b理障碍是作为症状群出现的,即多种障碍作为各种病理 性症状集中或综合表现在某种心理疾病之中,是心理状态病 理性变化的突出表现,具有明显的稳同性和病态性。心身障 碍与心身疾病义称为心理生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异常 导致生理异常的结果,属于心理异常的特殊类型。心身障碍 是由心理冈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功能失调,但无器质性变 化,也没有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躯体功能障碍。心身疾病 是f}{心理因素引起的,与个体情绪有关的,并且有组织器官病 理性损害的器质性变化的躯体疾病。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具有相当难度,这是因为异 常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很难确定一个固定不变的绝 对标准,而且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很难明确规定一个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界限,但是,正常心 理与异常心理毕竟在本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因此,通过临床 实践不断调整和修订,目前广泛使用以下四条标准进行心理 异常的加0。
      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又称为主观经验,它有两种含 义:一是被判别者自己的主观经验,包括体验和感受,如果他 自己感到有不明原因的焦虑、抑郁、恐惧或自己难以控制和摆 脱的某些行为,则可以判别为心理异常。二是判别者根据自 己的临床经验判断,这是以一般人对正常状态的已有经验作 为参照点,根据被判别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来判断是否 为心理异常。
     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标准是指在社会常模的基础 上,衡量个体心理与行为顺应和应对,确定个体的心理与行为 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判别者主要考察被判别者对人对 己的态度,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与他人交往。沟通和处理人 际关心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按照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动适 应环境等,如果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待人接物,行为怪异 离奇,心理与行为既有悖社会规则,也不符合自己的年龄、地 位和身份而使他人难以理解,引起困惑和不能接受,就可以视 为心理异常。‘’    
     医学标准。医学将心理异常当作躯体疾病那样看待。有 些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在正常人身上不会存在,如幻觉、 妄想等严重的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在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 生理测定的结果是异常的。如果某人身上检查发现这些致病 因素或疾病症状,则被判为心理异常。
     统计分析标准。统计分析标准是以正常群体心理特征测 量结果为正态分布的前提下,确定个体心理与行为是否异常, 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以及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 的。
     由于每种标准有一定局限性,难以仅用一种标准单独地 解决心理异常问题。因此,在对异常心理进行判别时宜多种 标准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 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也才能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是 否异常以及心理异常的性质与程度。
     三、培养健康心理的策略
     对于现代人来说,身体健康是做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和前 提。而心理健康对人的作用,似乎还不明确。实际上和身体 健康一样,心理健康也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前提。如果一个 人缺少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T作将缺乏积极性,生活也会 变得枯燥乏味,给自己和他人增添许多麻烦,成为家庭和社会 的包袱。
     保持良好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 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情绪适中是指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随着客观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 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心理 作用。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了伤心哀痛又不能挽回的事,许多 人都主张“大哭一场”,这样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将心中的郁闷 发泄出来。同时,你还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 是你自己的体验,社会和你周围的人没有随你的情绪来确定 各自的行为方式的义务。从保健心理的角度说,不论情绪的 发泄与控制都要适度。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 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对人的行 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应具有目的性, 并受理智支配,而且他的认识活动与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 理各个方面应该是和谐统一的。遇事莫慌,致力于问题解决, 不要被消极失败的念头缠绕,而要力求成功,做生活的主动参 与者,把情绪专注于目前的事业,富有成就感、荣誉感,这样你 就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人;要富有自尊与成就感,对自己的命 运、思想、情感和行为有正确的估价,努力矫正消极行为与情 绪。要想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 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无 时无刻不在与他人交往相处,如果脱离了社会和人群,你将无 法正常地生活下去。所以在与人交往时,应接受并悦纳他人, 乐于与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 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 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 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 人利己,等等。
       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 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 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 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 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 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 流而动。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遭受失败与挫折是难免的, 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在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时,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根据客观的要求主动调整 自己的言行,尊重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