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助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6-08 08:45
一 、 问题 的提 出 ’
2010年相关调查组织统计了全国普通高校家庭贫困学生隋况, 截至 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已达到2285.15万人,其中贫困学 生 527万约 占23.o6%,特困生 166.1万约占 7.27%。这其中,由于 女学生 I理、生理等因素,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繁重的生活 压力下,她们的内心各种复杂、矛盾和失衡相比于于男生而言,更为 错综、强烈和压抑,在遇到困难时可能所产生的心理困惑会更多。
二、贫困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 问题 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 在 日常的师生交谈中发现,有~_-A fl轻、自我鄙视,对 自身的状 态完全持有否定的态度,这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我水平就这样”等 心理为主导而自暴 自弃,自甘落后;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焦急、忧 虑、人际关系敏感甚至忧郁,缺乏自信。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都显得 无精打采,甚至有的同学对学校专门安排的勤工俭学岗位都难以接 受,越是这样产生抵触心理,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强烈自卑感。还 有些同学自尊心非常强,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不合群、孤傲、清 高,其实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害怕伤到自尊的心态反应。
(二)嫉妒心 这样的贫困女生心胸往往比较狭隘,自尊心非常地强,她们 总希望 自己每 个方面都要比别人 强,比别人的要好,对一些经济 条件 相对 好的同学产生了极 强的嫉妒心理 ,在她们的心里,总希 望自己没有的别人也不能有,这样心理才平衡。这种彼此矛盾致 使她们的交流情感、认知心理出现障碍,对 自己的实际状况缺乏 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这类学生 的嫉妒、虚荣心理如果得不到正确 的纠正,任其发展下去,有 些同学可 能会在幻想 中来寻求满足 , 最后导致出现心理幻想 、偏执等情况 。
(三 )孤 僻心 由于经济 条件贫 困,这部分 同学的心理上 大多不 能融入集 体,总把自己当做 “特殊人群”看待,总感觉比别人低人一等。 因为贫 困,使她们在物质生活上得不到应有 的需求,强烈 的 自尊 心她们不愿通过正常渠道寻求帮助,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有 意疏远 同学之间的来往 ,不与师生进行交流 ,这使得她们长期处 于封 闭的心理状态 。特别对于个别学 习成绩 既不理想经济条件又 相对贫 困的 同学,在双重压力之下 ,她们 的心理长期处于 自卑 的 状况 ,从而会产生严重的焦躁、孤僻的心理甚至会导致心理畸形。
三、贫困女 大学生心理问题 的产 生的因素
(一 )家庭的贫困使女大学生无助迷茫 母都以务农 为生,经济的贫困,仗虫 ]在 这个群体消费水平和 ^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因此,祖 鲤上 很难和其他学生融为—个群体。有些女大学生想急于在物质 b皂求平衡 心理,四处奔波需找兼职工作,有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挣钱时间,不 惜占用学习和休息时间,导 蔫 及格, 而 习产生恐 理, 而 之会导衡 生循环,最 对自己前途产生迷i芒。
(二 )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当前的教育模式从幼儿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 为主 ,过 多重视学生对知识 的学习和积累 ,而对学生 的身心健康 关注影响不多,以至 于学 生的成绩好坏几乎是衡量他们是否优秀 的惟一标准。尤其对 于贫困农村,为了能使他们跳进龙 门,大部 分学校的教育方式只强调学习成绩。使学生无法彰显个性,得不 到全面发展,除了学习能力之 外,其他方面 的能力较弱 。相反在 大学里,评价一个学生 的标准是多元化 的,很多来 自偏远农村 的 学生,尤其家庭状况贫困,认 知面较 窄,进入大学后就发觉 自己的各方面都很差,和身边的同学格格不入,对于贫困女大学生感 受会更加强烈,因而会逐渐产 生敏感 、自卑、封 闭、脆弱 的心 理。
(三 )高校 教育 改革 带来 的影 响 由于教育分配等条件的改革,择业 自主、就业竞争等状况,无 一 不加剧贫困女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参考我 国 《高校贫困 女大学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高校 77.5%以上的贫困生来 自 边远山地区,农村经济体制落后,受教育程度以及家里缺乏劳动力, 致使家庭收入只够维持基本温饱。同时在近些年城市贫困家庭也在 逐步增多,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增加,整个就业形势比较 严峻,下 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城市家庭在供养大学 生时也在面临很多困难。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有 75.3%来自农村家 庭, 自 1996年以来,我国部分高校陆续实行了合并,尽管不同学 校不 同专 业的收 费标准 有所不 同,但学生人 均年缴 费用大都在 3500.9000元,甚至一些院校专业学费高达上万元,再加上生活费、 住宿费等,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少则 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 供学尚有压力,对于相对贫困家庭则更难以承担。另外,在社会用 工上还存在有性别方面的歧视,贫困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在自主择 业、竞争就业等方面,同样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四)社会矛盾的突出和激化 目前我国在改革中利益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 式的存在,人们之 间收入差距的拉大、这种社会矛盾在大学校园里 集中表现为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用电脑、数 码相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而贫困生却要靠到处打零工 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他们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 ,每月的生活费 不足 300元,有的甚至更低。这在贫困女大学生看来,同在一个环 境里,学习条件都一样,往往在生活条件上反差较大,给她们的心 理造成很大的影响,除了一般 的封 闭、 自卑、缺乏 自信外,个别学 生还会出现偏激、悲观和仇视感,在一定程度上让她们在心理上产 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难题。
四、如何对贫 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培养其 良 好的心理素质’
(一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 构 (1)应建立专门针对女大学生 1理咨询和卫生保健机构,以 多种形式为女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提供 理辅导咨询服务。 (2)学校各 部门之 间尤其 是分管学生工作的部 门要协调配 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贫困救助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为贫困女 大学生多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场所,使她们能够通过实践的锻炼, 开阔视野 ,提高 自身素质,增强 自信心。 (3)充分发挥女教师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的作用 。许多贫 困 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特别是生理和情感上的 困扰时,常 羞于向人请教,女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与她们的亲近感、 安全感和信任感 。 (4)进 行周期心理普查。根据时间周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 的普查,这是科学而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 段,也为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依据,同时通 过普查也可 以及时 了解大学生中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对有心理 问题 的能够做到及时发现、纠正。
(二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要根据她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 施心理健康教育,让她们 自我了解心理健康状况,清楚自己哪些 心理特征需要纠正以及造成这些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原因,辅助贫 困女大学生正确树立积极 向上的人生态度,自信地面对生活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过程 中 ,要完善课 内与课 外、教育 与指导、咨询与 自助紧密结合 的心 理健康教育 网络和 体系。同时,要 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各种 专题讲座形 式,在全 校范围 内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教育活动 , 使广大学生特别 是贫困女大学生清楚 的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 调适力和社会适 应力。
(三 )有针对 性地对贫 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 (1)不断教 导她们 要 以积极 的心态面对 自身的贫 困状况 。 使他们正确认 知困境只是暂时的、是可 改变 的。要改变 自己的命 运只能靠 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勇于 正视 贫困现 实,要 自信 、自立、 自强 ,把 因贫 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生活的动力 。 (2)引导她们要通 过人际交往 以及在 学业和集体活动上 的 成功来提高她们 的 自信心。 同时 ,不断鼓励他们勇于沟通意识 , 改善她们 的心理 调节 能力,激发她们努力追求 自身价值 的热情 。 (3)对她们进行社会 适应性教育 ,分析和 掌握人际交往技 巧 。适应 能力是 自身面对新 的环境 ,内心状态与外界环境保持一 种动态 平衡 的能力 ,这种能 力即能积极 运用外 界环境提 供的条 件,巧妙灵活地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控制。贫困女大学生心理问 题的主要刺激源之 一就是环境适应不 良和人际交往障碍 。其 自身 情绪和情感 的内隐性特 点,也加 大了人们了解她们 内心世界 的困 难 。因此 ,要让他们全面接受 自己、认 知 自己,包括 自己的优缺 点 、长短处 。掌握人 际关系交往的基本原则 ,本着真诚 、尊重 、 平等 、相容 的态度 ,使 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人 际关系之 中。 (4)对她们抗挫能力进行辅助教育,要使她们勇敢面对社会现 实。培养贫困女大学生的抗挫能力,使她们懂得人 的需求所要得到的 满足不可以高于实际条件所允许的界限。要正确引导她们根据 自身客 观条件来制定远大抱负。只有正确的估计 自己的能力 ,才能避免欲速 而不达造成的心理挫败感。同时还要教育她们一旦遇挫 后要保持清 醒 头脑,理智的判断 自己的情绪 ,避免失控性反应 。 (5)要提供 情绪宣泄的交流渠道 。人 处在挫折 困境之 中往 往会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反应,而这种情绪倘若不能有效地宣 泄出来,在积 累到一定程 度很有可能导致病态的心理乃至 出现极 端行 为的发生 。因此要切 实做好 于他们 形式多样 的沟 通交流,师 生建立微信 、QQ,邮件等交流互动平 台,尽可 能使 她们能 自由 地、毫无顾忌地倾诉 自己的烦恼和苦 闷,把烦躁 的情 绪宣 泄出来, 以缓解 内心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