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6-19 08:31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正兴起一个全新的概念,心理韧性 (Resilience)。心理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 应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 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 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 利影响[1]。心理韧性结合应激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 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是近二三 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国家引人这个概 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 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2](香港 学者岳晓东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3])。于肖楠、张建 新则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 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 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 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C43。综合其他研究者对Re— silience的译法,本文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 伴随着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心理韧性的测量工 具也被迅速的开发出来,其中Connor和Davidson的心理韧 性量表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它能较好地反 映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整 体适应状况的改善[5]。本文采用于肖楠和张建颏所修订的中 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d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 —RISC)[6],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探索 大学生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为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 的韧性水平提高实证数据。
2对象与方法
2.1被试2007年3月~6月,在南昌市3所4年制本科院 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随机抽取4个年级的500名 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 份,其中男210人,女268人;城市215人,农村263人;独牛 子女287人,非独生子女191人;大一126人,大二118人,大 三136人,大四98人1年龄16~22岁。
2.2工具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 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该量表共25个项目,包括坚 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坚韧分量表由13个项目构成,描述 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 量分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集中体现个人在经历刨伤后恢复 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分量表由4个项目构成,反映了个人 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并相信个人和社会的力量。采用5级评 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大。总量表的ty系数为0.91,坚 韧分量表为0.88,力量分量表为0.80,乐观分量表为0.60。在 本研究中,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92,坚韧分量表为0.88,力 量分量表为0.77,乐观分量表为0.58。采用LISREL 8.53对 于CD—RISC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验证性因 素分析指标为x2/df=2.28,RMsEA=0.074。GFI=0.86, AGFI=0.84,NFI=0.88,NNFI=0.9l,CFI一0.92,表明数 据支持模型构念。
2.3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处理运用SPSS 12.0和LISREL 8.53统计软件。
3 结果
大学男生和女生在 坚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女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坚韧和力量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 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坚韧和乐观维度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 有显著性。
4讨论
1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 剧、威胁或其他生括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 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韧性它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 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 着人们去克服生命威胁、去追求自我实现、去维持精神和 谐Cs]。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高于男大学生, 在坚韧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国外的研究中,坚韧性 研究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坚韧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学者 们关注的重点之一。Wiebe在大学生中的研究发现,坚韧性对 于女性的影响要小于男性[9]。Hannah在研究中发现,在青年 时期,女性比男性要坚韧很多,但到老年她们的坚韧会减 少n…。林之锐对中小学教师的坚韧性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坚 韧性要高于男教师,本研究结论与林之锐的研究一致[I“。表 明女大学生性格较之男性更加镇定、灵敏、持久,在面对困境 和挑战时有更强的控制力。能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 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可能是由于女性具有与男 性不同的心理韧性结构,使碍女性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具有 持久的耐受力,
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各因子的得分 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韧性各因子得分 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见,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 重要因素。家庭条件优越或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少遇到挫折, 在面临逆境时经常选择逃避,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压力应对策 略;反之,生活在环境艰苦、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不仅具 有坚韧的个性,在面临压力时具有挑战精神,能看到事物的积 极面,在经历创伤后也能迅速恢复,并能变得更加坚强。 Werner(1989)的研究也发现,一些高危儿童(出生前或围产期 出现并发症、长期贫困、家庭破裂、父母患有精神病或者抚养 环境恶劣等),他们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 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和学校生活,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上的 目标‘1“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年级特点,大二 和大三学生的心理韧性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大四学生的心 理韧性得分最低,心理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并在 坚韧和乐观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和Hannah的研究 类似,Hannah发现,坚韧性随着年龄和年级发展,年龄和坚韧 之间呈负相关,坚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9]。可能是大四学 生就业压力过大,当挫折或危难来临时,努力尝试抵抗逆境失 败后,丧失了面对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加上找工作必不 可少会有挫败经历,促使大四学生看待事物只看到消极、悲观 的一面,缺乏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