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高校女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09-09 09:10
由于教师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特 殊任务,因此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 成长和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高校女教师在高 校教师中占很大比例,所以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问题tlZ必须引起关注。
一、高校女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她 们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 《事实与数 据》显示:在高等学校中,女教师比例达40.7%, 在高校这个竞争激烈的特殊场所,她们与其他男教 师共同奋战在高校的一线岗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女教师面临着来自社会、 职业的激烈竞争,还面临着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的种种压力,使得她们较其他女性来说更容易产生 较多的困扰,出现心理危机。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压力大。我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社 会文化背景,使高校女教师承受着比男教师更为沉 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她们既是学校教育教 学的主体力量,又是家庭中的主妇;既要干好本职 工作,又要面临较多的家庭问题;既要赡养老人, 又担心孩子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工作、生活的双重 压力使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诸如失眠、焦 虑、抑郁、暴躁等。
二是矛盾多。知识女性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常出 现诸多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想成为贤妻良母,另一 方面又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她们要上很多课,要 进行教育管理与科研,要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要 具备“双师型”的素质……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压 力之下,她们一方面想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充 电”,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 又无法完全摆脱家庭、子女等问题的困扰,在事业 与家庭的天平上,不知道如何平衡而陷入矛盾中。
三是焦虑深。高校女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都有强 烈的事业心,但在高校,女教师与男教师在职称评 定、提高学历上处在同一条起跑线,当男教师轻松 地完成学历提高、职称晋升时,被事业、家庭、子 女、老人等问题搞得精疲力竭的高校女教师,心中 的焦虑感就会像腐蚀剂一样,影响到她们的身心 健康。
四是较封闭。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 她们长期处于封闭的狭小生活空间和被动地位,一 些人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于狭小的日常生活中,形 成一种狭隘心理。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不知所措, 对别人的冷淡不能察觉,对别人的热情心存猜忌; 面对有矛盾、有分歧的同事,嫉恨心理强,往往抓 住一件小事不放,缺乏宽广的胸怀与包容的气 度等。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上海高校女教师 中,时有失眠现象的占4-4.8%,时有身心疲惫之 感的占58.6%,时有烦躁易怒情绪的占54.9%, 常感到体力不足的占48.2%。专家认为,相当一 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她们的生理和 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在河南、广东、上海、贵 州等地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中,都报道女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教师,故应引起重视。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原因分析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社会节奏加快,都会 直接影响到高校女教师的心态与健康。高校女教师 不仅要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和高校内部环境的因 素,还有女性自身的和家庭的因素,她们所产生的 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复杂的。
1.来自社会的压力
目前我国已跨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许多学校的扩招使高校不堪重负。教师承担着过重的课程 与科研任务,得不到休养生息。而这一代大学生自 我意识强、思想多元化,使得教书育人并非易事。 教师如果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带给自己很大 的精神负担,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
2.来自职业的压力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已成为 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对高校教师的资格认定、职 称评定以及考核越来越严格,教师必须努力将自己 的学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不断适应 职业需要。高校教师在平时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工作 之外,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而高校改革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无形 中也增加了许多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他们从中感 受到强烈的急迫感、危机感。而从高校教师的工作 性质看,他们的劳动是属于培养人才的复杂劳动, 需要高强度的脑力消耗,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这 对高校女教师也不例外。
3.来自家庭的压力
高校女教师要承担家庭与社会工作的双重任 务。在当前高考制度引发的升学压力之下,家长一 般都要抽出许多时间、精力用于子女的学业教育, 时时要为子女的身心、学业操心。而许多高校女教 师的丈夫也正值事业的高峰期,希望妻子能做个贤 内助。这就意味着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此 外许多女教师还会面临夫妻之间的情感压力,事 业、家务、子女、老人等诸多的事务占据了她们生 活的大部分时间,使她们难得经常与丈夫一起交流 思想、感情,更少有时间单独在一起娱乐。夫妻间 吸引力减少,夫妻关系不和现象时有发生。
4.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
由于高校里教师承担着过重的工作压力,使得 他们少有时间去进行相互的人际交往和进行娱乐活 动。长期处于封闭狭小的生活空间,使女教师的心 理压力得不到缓解,甚至一些人形成了不良的性格 特征,如被动、消极自卑、目光短浅、虚荣心和嫉 妒心强等心理特征,构成了妨碍自己成功的因素, 也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维护和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解决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个人、 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自我心理调适 所谓心理健康,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一种持续时 间长、积极的心理状态。一般应从三个角度来判断 人的心理足否健康:一是正确认识自我;二是悦纳 自我;三是经常调适自我。因此高校女教师对于自 身情况应予了解和接受,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 节,这是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必然途径。
(1)要学会了解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应有清醒的认识,辩证地看待自己 的优势和劣势,树立较为客观的自我意识。高校女 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到女教师并不比 男教师差,某些方面女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悦纳自己。高校女教师要想在事业上与 男教师齐头并进,或者获得发展的机会,付出要比 男教师更大。因此,她们应该解决好自身多重角色 之间的不协调。事业与家庭并不矛盾,丈夫、子女 并不是自己事业的绊脚石,高校女教师也可以在事 业、家庭中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前提 是要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平衡好自己的感情 砝码,使家庭美满成为成就事业的坚强后盾,取得 事业、家庭双丰收。 (3)进行自我调节。首先注意生活节奏。人 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都是有规律的,长期的紧张学 习、工作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忙里偷闲。 张弛结合。其次重视身体锻炼。每周进行适当的体 育运动,既能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绪,消除心理 障碍,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再次灵活调整人际关 系。教师的社交范围普遍狭窄,人际互动非常有 限。高校女教师应该利用身边现有的教育资源,广 交朋友,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既扩大视 野,满足归属感,有时也可将自己的压力和烦恼向 朋友宣泄,不失为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2.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和关心
(1)学校重视。学校应给教师营造一个平等、 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生理和社会特点,充分认 识到女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适当减轻她们的劳 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注意建立合理的评 估体系,在制定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时,应 注意切实可行。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她们的家庭 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家庭困难,排除她们的后顾之 忧。扩大女教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积极听取她们 的意见。同时,学校应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和娱乐活动,及时帮助女教师缓解压力,让其真正 感觉到地位的提高,使她们身心愉悦。国外许多研 究发现,学校领导的帮助与支持足教师社会支持系 统中很重要的部分,学校管理者的支持与关心能有 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社会关注。全社会都应关注高校教师的心 理健康,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各 种政策来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妇联的 作用,为她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 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减轻她们的工作压 力,使女教师在一个被爱、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 中工作,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高 校女教师的潜力,让她们身心愉悦地工作、学习、 生活,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民健康素质 的提高,全社会都应关注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 题,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