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青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11-10 10:37
 1 群体的建构-
          概念与起源 后现代性是在社会高度工业化之 后,解构性与批判性渗透到社会生活、 精神领域各方面的一种文化形态,或将 其理解为解释新的社会秩序的社会文化 变迁代码 [1]。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充斥 着建立在理论与证据上的怀疑,强调了 人类理性的局限性、真理的复杂性以及 社会的多元性。对不同价值、信念、生 活方式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以更加开放 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传统与主义。在中国, 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时空聚变并存, 在吸收西方国家的科技与人文话语的同 时,也吸收其他社会科学诸如后现代主 义这样具有解构性与消解性的思潮,形 成一种开放多元的社会风气。在西方后 现代主义文化风潮影响下,让中国青年 们承受了巨大的冲击与裂变,一部分处 于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中的中国青年 成为人们所认为的中国后现代青年。周 晓虹将处在两种文化接壤处的特定人格 称为共时态边际人 [2],这种边缘人的描 绘可以较好地勾勒出后现代青年的整体 形象。参考罗伯特·帕克提出的“边际人”[3] 概念,我们可以将中国后现代青年视作 处在两种文化接壤地带的特殊个体。其 实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社会边界不 再清晰,社会更为多元。然而在中国, 怀疑、批判和否定被烙印为他们的主要 标签,价值标准的多元化、虚无化被视 作他们对后现代主义的最好诠释,在他 人看来,文化理性层面上的缺失,行为 方式的异化是他们的既定印象。如同鲍 曼指出的,“在追求秩序、完美、和谐 的现代社会中,陌生人始终处于一种被 消灭的状态”[4]。人们源于社会秩序建 构而生的这种对待陌生事物的排斥抵触 感,让处在东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的中国青年更加矛盾与茫然,边缘感的 强化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失范”“价值 真空”等一系列问题。


2 个体诉求表达-
            特征与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具有边缘意识 和反抗情结的青年人在思想上产生共 鸣,形成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生态,极力反对以独断论和中心论为基 础的等级制度或所谓的权威话语,主体 意识增强、本位价值追求凸显、价值标 准趋于功利、价值取向更加宽容等价值 观念特征进一步凸显。这种让人感慨缺 乏理想性、超越性,充斥功利性与世俗 性的表现使得主流大众更多关注到后现 代主义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甚至于只纠缠于后现代亚文化对主流文 化的生态颠覆、价值冲突和信仰危机会 否让年轻人成为迷茫的一代这些问题之 中。诚然,多元的文化背景让青年的价 值选择多样化,爆炸式的多元增长容易 使得人们陷入一种对于价值选择迷惑、 终极目标缺失的困顿之中。但与此对应 的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也 让青年们采取了相较于他们父辈更加宽 容的接受态度。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是他 们最主要的目的,取向与选择上也更多 的偏向于个人自身的利益与爱好。而在 生活方式上,后现代青年们更加倾向于 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行为来彰显自身存在 的价值,自我意识愈发强烈,渴望挣脱 传统思想与体制束缚的压力,不屑于过 去父辈们所秉承的生活方式与信仰,勇 于展现自我、获得更多独立自主的发展 机会来证明自身实力。但体现在人际交 往上,这样的取向让青年们更加习惯于 简单直接的人际关系,换言之,利益化 的追求被扩大,而网络世界也加速形成 了人们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生活观念的 生成。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青年的影响是一 种精神空间上的迁移,不仅使得生活方 式变化,也是对固有思维方式的消解与 解构。后现代主义推崇不确定性与多元 性的价值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价值 判断标准,构成当代青年的价值冲突, 例如终极目的的消解、价值理想与生活 世界的若即若离等 [5]。在道德层面上, 消解责任和去中心化的理念为道德相对 主义提供了市场,弱化了传统道德规范 对人们精神、行为上的约束与控制力这些负面的影响让部分青年,被思维相 近的人群包围,观点想法因而被进一步 强化变得更为极端,走出自己小群体与 其他群体偶遇和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少。 我们不能否认以上这些后现代主义思想 对部分青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确使得 他们价值标准走向多元化、文化理性走 向缺失化、行为方式走向异质化。后现 代主义思潮对现实抱有冷静清醒的态 度,揭示社会负面现象有一定广度,开 阔青年的视野;对科学和理性的反思, 有助于广大青年正确认识科学和人类的 关系,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和谐统一。



3 认同感的挣扎-
              自我与社会 自我认同源于自我反身性作用的 结果,是个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生命 意义的反复追问。吉登斯认为在极盛 现代性情境之下,各种不同因素直接 影响着自我认同与现代制度之间的关 系,而现代性的反身性延伸至自我的 核心部位,抽象体系不仅深深影响了 现代性的制度秩序,而且也深深影响 了自我的形成与延续 [6]。以自我认同 作为考察后现代青年群体现象的社会 心理变量来阐明该群体产生、界定、 发展和维持的机制,关系到如何理解 中国后现代青年的生存状况、日常生 活情境,也关系到如何实现社会融合、 塑造和谐社会伦理观,引导该群体获 得社会认同等问题。 归属感是对群体关系产生认同和 维系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与落实感让人们在一个群体中获得被主 流价值观所接纳与认可的权利。而目前 的情况是,中国后现代青年这一群体被 边缘化、排除在主流社会的经济、文化 之外,认同感的疏离与悬置、游离在主 流社会力量之外的不安全感、归属感缺 失所导致的责任感匮乏,使得该青年群 体寻求一种非理性的方式来获取社会的 关注与认同。然而非理性方式的存在又 被主流社会形塑成一种负面的方式方 法,使得在充满着矛盾与冲突的社会结 构中后现代青年建构出一套独立的群体 秩序。矛盾冲突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 主流社会对亚群体所设的排斥性壁垒。 在缺乏深入了解与探寻的基础上简单粗 暴的认为后现代就是对一切现代性的批 判,就是无处不在的挑战人类理性的力 量和宏观叙事话语 [7],就是认为真理遥 不可及,这是极其片面与狭隘的思想观 念。来自现代化社会的文化观念通过这 种动态过程将后现代青年的真实面貌刻 板印象化,掩盖其实际特征,这是处于 强势一方的“贴标签”行为。相对应的 也使得后现代青年强烈觉察到来自外部 强加到他们身上的标签身份,于是绝大 部分青年会形成一个“自愿的封闭区” 或交往的隔离群体。与此同时,主流社 会的空间边界也越来越封闭。二是中国 后现代青年群体内存在的身份的焦虑、 认同感的缺失。作为主流社会文化的“他 者”,他们经历着身份认同的困惑,体 会着文化的冲突、焦虑、难以实现的融 合以及精神上的孤独。后现代青年特立 独行的边缘意识与反抗情节让他们在表 达自身个性与诉求的同时也在身份认知 的困惑、不安与惶恐中挣扎。身份上的 不确定性、与生活世界联系的障碍、本 体性的存在焦虑让不安感与孤独感被进 一步扩大。这两个因素让中国后现代青 年逐步形成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 “独立社会结构单元”。 主流社会文化的观点、“他者”局 外人的自我认知,让中国后现代青年群 体陷入无方向、迷茫的生存状态之中, 认同危机的处境形成一种巨大的孤独感 与彷徨感。为了克服这种负面情绪,群 体内部产生一种团结力量使得群体内的 个体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这种类似于内 部小团体的相互认可在很大程度上给中 国后现代青年群体基本的精神归属感和 积极的心理体验,但仍旧与主流社会之 间存在格格不入的情况,缺乏社会认同 的这个最大现实让矛盾与冲突在“认同 感”这个层面上不断爆发。譬如信仰危 机、价值冲突、亚文化对文化生态的颠 覆。社会冲突的分裂性、破坏性、动荡 性让人们思考如何打破后现代青年群体 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排斥与壁垒,在理解 与发展后现代性的同时消解主流社会对 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实现沟通与对话, 打破支配型的话语权,将中国后现代青 年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衍生到社会认同 上来,降低被边缘化所带来的失落与焦 虑。矛盾冲突的存在并不是直接简单的 表明中国后现代青年完全失去了社会认 同,而是一种对新鲜的、更为多元化的 信仰与价值模式的探索,这是一种后现 代性的书写与谋划的阵痛。毕竟,西方 后现代社会学对于解决社会建设中诸 多重大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对经济 发展模式和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关注; 对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和社会贫富两极 分化的关注;复兴公共领域和恢复个 体公民权的关注等等 [8]。对待在后现 代思潮影响下的中国青年自我认同与 社会认同的困境问题,除了从青年自 身寻求解决之道,更多的是主流文化 需要在对亚文化加以深刻分析的基础 上,对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予以引导 强化,倡导一种社会与个人、集体与 个体的和谐统一,创造有利于青年亚 文化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