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
青少年心理方向
青少年心理健康刍议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04-07 09:03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 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以社 会认可的方式调节内部心理结构,以取得对外界环境 的良好适应,并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保持旺盛的生 命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虽然众说不一,但起码应 具有这样几个要点:人格完整,意识良好;乐于交流, 善于交友;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有所追求,积极进 取。[1]然而,时下不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 忧,诸如心态失衡的浮躁焦虑、寻求刺激的好奇模仿、 不满现状的报复伤害、不计后果的哥们义气等等,都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 我国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五分之一 强的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强化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心理健 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 自我意识等方方面面。具有多种功能。[23在心理健康 教育的过程中会渗透大量的诸如心理素质、心理品 质、能力、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心理知识,这 些心理知识会使青少年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 维力、注意力、创造力、适应力、承受力、自制力等得到 健康发展。通过教育、训练、咨询、辅导等方式,使青少 年逐步掌握观察法、记忆法、思维法、创造法、心理平 衡法、心理调节法、心理暗示法、心理激励法等科学有 效的心理学方法,形成良好而合理的智力品质和心理 品质。惟其如此,才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使其 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确定自己的人生目 标,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 中,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造成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身 心素质和知行能力的影响,也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 条件和教育方式的影响。(1)自身因素对青少年心理 健康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尚未完善成熟,片面 的思维方法容易将事物简单化,一遇到挫折往往自暴 自弃,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甚至酿成悲剧。(2)社会因 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 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消极观念极易使青少年形成消极 的心理意识,有些青少年看到社会上的某些不法分子 屡屡得手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思维便向另一不正常 的方向发展,认为这种偶然现象是可以仿效的,就铤 而走险,明知故犯,也干起违法犯罪的事情。[3]文化传 播媒体中的凶杀、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心 理健康的侵袭危害也很严重。n](3)家庭因素对青少 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动辄打骂,有些 家庭整天争吵使子女缺乏安全感,有些家长望子成龙 心切使子女的精神压力很大,有些家庭黄色污染波及 子女。[5]尤其是那些结构不完整的家庭如果不注意对 子女的教育方式,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情爱的缺失和心 灵的刨伤。(4)学校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一 些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给青少年带来了精神压力,还 有教师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说谎、厌学、嫉妒、冲 突等心理成长问题道德化而导致学生自尊心和人格 的严重伤害。
      多年来,我们疏忽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得不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难以解除,甚至直接或间 接的引发了违法犯罪。欲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以 下几个方面人手,强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一是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正是人生观形成并趋完善的重要阶段,社会各界尤其 是学校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品、 戏剧,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报告会、读书会等,向青少 年广泛传播内容健康、催人奋进、格调高雅的文化思 想内容,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顺利地成长。[6] 另外,组织青少年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实践和公益劳 动、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援助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提高其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使他们 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感受到集 体的温暖及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 发展。政法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严 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维护 社会稳定;广电、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广播、电影、 电视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清除精神垃圾;工商部 门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 办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及其他青少年学生不宜 进入的场所。
     二是要把心理素质的培育渗透到学校的学科教 育之中。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各种教材 内容均不同的程度地表现出对人格的要求,它们既有 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 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积 极倡导情境教学、愉快教育,寓教于乐,在愉快中求发 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73当然,心理素质教育 还得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 情况及不同程度差异而采用疏导、暗示、转移等多种 心理学方法,注意培养其坚强的意志,以便开掘其潜 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是建立科学的心理咨询网络。青少年心理困扰 的及时疏导需要建立一个心理咨询网络,在这个网络 中有各种咨询形式可以向青少年提供服务,如在社区 设立心理门诊、在学校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专业 心理工作者或青少年问题专家开设电话咨询及通信 咨询、利用大众传媒开办心理咨询专栏等。可能有些 青少年即使有了心理问题需要求助,也很难主动走进 心理门诊寻求帮助,更何况许多时候青少年对自己的 心理问题不能自知。心理诊疗者宜主动与青少年接 触,常跟学校、片区民警、居委会取得联系,了解学校、 社区有心理行为偏差的青少年.及时提供帮助。青少 年的焦虑、忧郁、孤独、消沉、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情 绪多难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关怀,心理诊疗者应热情 耐心地听取他们的倾诉。尽量疏导他们的心理情绪, 使之通过正常渠道加以宣泄,避免因情绪障碍而做出 极端行为。[
      四是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心理的自我调适是指 自身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以解决心理 矛盾,消除心理障碍。自我解嘲、转移视线、端正认识、 自寻开心、破除假想、定向倾诉、适情宣泄、精神放松 等不失为心理自我调适的良好方法。如遇到外界刺激 和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总是钻牛角尖,可通过学习有关资料,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达到心理上的平 衡。有些心理障碍是因为毫无根据的想象而自己给自 己设置的,如“多疑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对这 样的人来说,破除假想的最好方法的是信任.首先要 相信自己,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其次要相信他 人,世上还是好人多。青少年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 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情 绪,培养自己坚定、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建立自信 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有征服自己的勇 气.摒弃不良嗜好,明确奋斗目标,以葆身心健康。
     五是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大多数家庭教育存在 着重智育、轻心理的倾向,不少家长只要求子女学习 好而忽视其他,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受溺爱娇惯,致使 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家长要 与学校配合,按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协同教育子 女。家长要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在他们遇到困难或 成绩不理想时不能粗暴对待,也不应在子女面前责怪 老师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父母亲友在教育青少年的 同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作好表率。要培养孩 子诚实、守信用的品格,自己首先不能有哄哄骗骗的 现象;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自己首先就应以身作则, 当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激情的时代, 也是一个充满心理冲突和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时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促使青少年健康成 长,就务必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砺炼其坚韧不拔的 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 力。而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务必关心和 爱护他们,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协词统一的 心理效能,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 便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健康成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