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06-05 08:39
多项研究报道[1‐4] ,青少年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题 ,严重影响其心身健康发展 。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心 理社会多种因素有关[5] ,本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进行了分析 ,旨在为促进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提供依 据 。
1 学习压力 有调查显示 ,25% 的学生表示面临学习或考试压力 。 希 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 :要求提供心理咨询 或矫治的来访青少年中 ,30% 的青少年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 的心理问题 。 另有资料显示 ,60% 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或 “压力较大” ,30% 的学生“说不清” ,仅 10% 的学生感到学习 没有压力 ;38% 的中学生把“学习太累”当做自己学习劲头不 足的最主要原因 。 这些数据均说明了青少年学生仍背负较 大的学习压力 。
2 教育缺失 学校在处理青少年存在的一些问题时 ,往往以简单 、呆 板 、僵化 、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代一切 ,通常从政 治 、思想 、品德层面上分析得多 ,而从心理层面上分析得少 , 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 学校常盲目追求升学率 ,使青 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 、情感 、自我意识 、社会交往与适 应能力等方面 ,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 ,忽视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利于其心身健康全面发展 。 在经 济大潮的冲击下 ,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 有偿家教 、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等现象屡禁不止 ,这也使得教 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 大 ,造成教师“育人”角色的缺失 。
3 校园暴力 在许多人看来 ,暴力行为和学校是不沾边儿的事 ,但严 峻的事实告诉我们 :校园中确实存在着暴力行为 。 南京市希 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接待的来访青少年中 ,因受校园暴力 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 ,且日趋严重 。 其中 最常见的暴力行为是抢劫 ,即高年级在校生或流失生向低年 级学生索要钱财 ,被抢者如果没有钱或者钱少就会被殴打 , 而被抢者由于遭到威胁往往不敢向老师或家长反映情况 ,导 致实施抢劫者愈发猖狂 。 而学校及家长往往将预防校园暴 力的重点对准校外 ,却忽视了同为学生的校内施暴者 。 校园 中的抢劫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习 、生活产生影响 ,严重危害青 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
4 家庭影响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在青少 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影响最为重 要和突出的当数父母的文化素质 、教养方式 、健康状况 、夫妻 关系 、经济状况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6] 。 王凤姿[6] 的研 究显示 ,网络成瘾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 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P< 0 .0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 亲情感温暖理解 、偏爱被试因子分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 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P< 0 .05 或 0 .01) ,父亲和母亲惩 罚严厉 、拒绝否定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 ( P < 0 .01) 。 提示网络成瘾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少 ,对支持的利用 度少 ,父母教养方式更多的表现为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 。 哈 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教师及团委书记在个别访谈中 了解到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或单亲家 庭 。 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主任张大生更是一语中的 :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 。
5 社会环境 伴随社会转型成长的当代青少年 ,不仅时刻感受和体验 着竞争的无处不在 ,而且他们也必须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 定的价值取向 :学习不好 → 考不上大学 → 找不到好工作 → 赚 不到大钱 → 无法享受生活 → 枉为人生 ,“金榜题名有人喝彩 , 名落孙山被人轻视” ,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影响更 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身发展.
理和社会功能均良好的状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不断提高 ,青少年的生理健 康得到了良好保障 ,但社会的快速转型 、各种文化的浸入 、生 活和情感交流方式的改变等 ,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身健 康 ,部分青少年出现了心理和行为偏差 ,甚至引发了严重的 刑事案件 。 有研究显示[7] ,高中生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 、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偏执 、精神病因子分均显 著高于青少年常模(P< 0 .05 或 0 .01) ;且高一学生躯体化 、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P< 0 .05或 0 .01) 。 提示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较多 ,高一学生 的心理问题较高二学生更为严重 。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 的增长 ,青少年与社会的交流逐渐增加 ,他们在心理上不断 地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所致.
总之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应引起家长 、学校和社会 的重视 。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应采取重点人群 、重点 防治 ;区别成因 、分别处理的工作方式 ,这就需要家长 、学校 和社会从多方面协作确保青少年心身健康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