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构建
青少年心理方向 2020-06-08 08:36
一、引言
及早发现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危机的发生,做到防范于未然是心 理问题预警的目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职能是预测危机、防范危机及处理危机。预测心 理问题是将心理问题的形成扼杀于萌芽中,防止问题愈发严重,是一种超前的管理。青少年心理 问题预警机制由预警时期,预警对象及范围,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预警指标,收集预警信息,评 估预警信息,处理心理问题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预警时期 青少年心理问题预警机制是有时间规律可循的。一般在重大考试后、开学时、放假前、季节 交替前后、家庭重大变故后、人际关系破裂前后、社会公共事件或灾难事件(如 2008 年的汶川地 震)发生后,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较高。
三、预警对象及范围 预警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青少年、来自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成绩落后 的青少年、性格偏内向的青少年等。出身寒苦的青少年很容易因为物质层面的匮乏导致心理上的 自卑;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导致性格上的缺陷;成绩落后的青少年往往因为老师、 家长指责产生逆反心理;性格偏内向的青少年往往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缺少存在感等等。 这些个体的人格特征多以内向、抑郁、自省为主,他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情绪不稳定,行为上容 易冲动,遇到压力情境习惯采用自责,逃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四、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预警指标 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并对每个青少年学生建立独立 的心理档案。具体的普查方式是采用相关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测。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者对普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测评结果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当包括:一、 个体背景。学生本人、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等。二、学生在校表现。 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情况。 三、心理素质及教育和辅导方法、过程。包括人格特征分析 及教育建议,心理分析的学习及教育对策等。四、心理健康成长状况。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 发展轨迹,特别要关注人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样便于及早发现危机,及早进行预防 和干预。心理危机预警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预警指标展开,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心理问题预警指标进 行了研究,如顾广玲等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家庭、学习、人际交往、情绪和生理等五项指标, 郭兰等人认为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个体发展指标,人际交往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负情绪指标四 个部分。
五、预警信息的收集 及早发现潜在或现实的心理危机因素并及时给与预防和疏导是心理危机预警的首要任务。 学校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收集预警信息主要通过个途径: 一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测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信息进行专业分析,蹄选 出可能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为高危人群。 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把正遭受突发事件(如重大心灵创伤,突如其来的横祸等)的 学生纳入预警范围。班主任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而不只是学习成绩。三是 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开通网络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等途径及时获取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信息。 家庭要通过沟通的方式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 育方式以及家庭关系、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父母要与学校沟通,了解青少年在学校 的表现;也要时常与青少年沟通,了解青少年自身的想法。青少年出现异常行为,家长要及时与 班主任联系,双方共同探讨解决方式。
六、预警信息的评估 对获得的预警信息进行评估是整个预警机制的关键,评估的正确性决定了出现心理问题预告 的正确性。预警信息的评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估包括:①对有心理问题的 个体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是否处于平稳状态;②对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进行评估,是一次性的还 是频繁发生;③通过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所处的水平,结合其以往的应付 心理问题的历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④对可能引发危机的校园文化、 管理、周边社会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确保在环境出现不利因素时,能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⑤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估,任何虚假信息会导致评估错误,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